查看所有试题
- 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控制断面
对照断面#
削减断面
- 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平原(含盆地)地区,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100km2()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
- 地下水监测项目中,水温监测每年1次,可与()水位监测同步进行。平水期
丰水期
枯水期#
- 当水面宽大于100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条。在地下水监测项目中,北方盐碱区和沿海受潮汐影响的地区应增测()项目。水质监测采样时必须在现场进行固定处理的项目是()5
2
3#电导率、磷酸盐及
- 新凿地下水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不于()米地下水监测项目中,水温监测每年1次,可与()水位监测同步进行。采集地下水时,如果采集目的只是为了确定某特定水源中有无待测的污染物,只需从()采集水样。0.25#
05
1平水
- 测定水中余氯时,最好在现场分析,如果做不到现场分析,需在现场用过量NA.OH固定,且保存时间不应超过()不时。6#
24
48
- 采集的样品应()。A、一式三份以供检验、复验和备查B、迅速干燥后保存C、室温贮存D、低温冷冻保存#
- 采集测定悬浮物的水样时,在()条件下采样最好。层流
湍流#
束流
- 采集地下水时,如果采集目的只是为了确定某特定水源中有无待测的污染物,只需从()采集水样。自来水管#
包气带
靠近井壁
- 对于流速和待测污染物浓度都有明显变化的流动水,精确的采样方法是()在固定时间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在固定排放量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在固定流速下采集连续样品
可在变流速下采集的流量比例连续样品#
- 在地下水监测项目中,北方盐碱区和沿海受潮汐影响的地区应增测()项目。电导率、磷酸盐及硅酸盐
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及凯氏氮
导电率、溴化物和碘化物等#
- 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污染扩散,监测井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以平行及垂直的监测线进行控制。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条带状#
点状
块状A、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
- 平原(含盆地)地区,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100km2()非比例等时连续自动采样器的工作原理是()0.1
0.2#
0.5按设定的采样时间隔与储样顺序,自动将水样从指定采样点分别采集到采样器的各储样容器中
按
- 在地下水监测项目中,北方盐碱区和沿海受潮汐影响的地区应增测()项目。电导率、磷酸盐及硅酸盐
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及凯氏氮
导电率、溴化物和碘化物等#
- 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新凿地下水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不于()米非比例等时连续自动采样器的工作原理是()每年至少一次
逢单月一次
每月至少一次#0.2
- 采集的样品应()。A、一式三份以供检验、复验和备查B、迅速干燥后保存C、室温贮存D、低温冷冻保存#
- 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污染扩散,监测井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以平行及垂直的监测线进行控制。条带状#
点状
块状
- 等比例混合水样为()。在德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作用的是()。A、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B、在某一时段内,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得的瞬时水样等体积混合
C、在某一时段内,在不同采样
-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和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有季节性变化,采样频次取决于水质变化的状
- 当水面宽大于100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条。5
2
3#
- 用导管采集污泥样品时,为了减少堵塞的可能性,采样管的内径不应小于()毫米。20
50#
100
- 测定水中铝或铅等金属时,采集样品后加酸酸化至PH小于2,但酸化时不能使用()硫酸#
硝酸
盐酸
- 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污染扩散,监测井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
- ()、()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有季节性变化,采样频次取决于水质变化的状况及特性,对于水质控制监测,采样时间间隔可为(),如果水质变化明显,则每天都需要采样,甚至连续采样。风;湍流一
- 在德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作用的是()。A、作战容克
B、宫廷容克
C、议院容克
D、乡村容克#
- 河流干流网络的采样点应包括潮区界以内的各采样点、较大支流的汇入口和主要污水或者工业废水的排放口。对于流速和待测污染物浓度都有明显变化的流动水,精确的采样方法是()正确#
错误在固定时间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 采水样容器的材质在化学和生物性质方面应具有惰性,使样品组分与容器之间的反应减到最低程度。光照可能影响水样中的生物体,选材时要予以考虑。正确#
错误
- 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样品瓶在灭菌前可向容器中加入亚硫酸钠,以除去余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正确#
错误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样品瓶在灭菌前可向容器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以除去余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 测定水中六价铬时,采集水样的容器应使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以保证其密封。正确#
错误测定水中六价铬时,采集水样的容器不应使用磨口及内壁已磨毛的容器。
-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监测站对排污单位的总量控制监督监测,重点污染源(日排水量大于100t的企业)每年4次以上,一般污染源(日排水量100t以下的企业)每年2~4次。正确#
错误
- 测定废水中的氰化物、Pb、Cd、Hg、As和Cr(Ⅵ)等项目时,采样时应避开水表面。正确#
错误
- 如果采集的降水被冻或者含有雪或雹之类,可将全套设备移到高于()℃的低温环境解冻。5
0#
10
- 当水面宽大于100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条。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有季节性变化,采样频次取决于水质变化的状况
- 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每年至少一次
逢单月一次
每月至少一次#
- 地下水水位监测每年2次,丰水期、枯水期各1次。正确#
错误
- 为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对日排水量大于或等于500t、小于1000t的排污单位,使用连续流量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或以每小时为间隔的时间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生物作用会对水样中待测的项目如()的浓
- 地下水监测点网布设密度的原则为:主要供水区密,一般地区稀;城区密,农村稀。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和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地下水监测项目中,水温监测每年1次,可与()水位监测同步进行。正确
- 地下水采样时,每5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30min时,应进行洗井。平原(含盆地)地区,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100km2()非比例等时连续自
- 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4处采样。正确#
错误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2处采样。
- 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从监测井中采集水样,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米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正确#
错误0.2
.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