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张力性气胸是指( )胸腔抽气后压力不再上升
肺萎陷轻
纵隔移位明显#
胸腔压力常呈正压#
常需采用胸腔闭式引流#
-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
停业、停工、停课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宣布疫区《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
- 医生在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异常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纵向比较,与其过去的一贯表现相比较#
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比较,差别是否具有显著性,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一般限度#
应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进行
- 对急腹症患者总的治疗原则是对症处理
纠正急腹症的病理改变#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控制感染
增强机体抵抗力
- 脑膜炎奈瑟菌的致病因素有( )内毒素#
荚膜#
外膜蛋白(OMP)#
菌毛#
神经毒素
- 以Fletcher指数为标准的耳聋分级检测平均听力损失dB数的语音频率是250、500、1000Hz
500、1000、2000Hz#
1000、2000、4000Hz
2000、4000、8000Hz
上述都不是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不包括医疗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医学科研教学机构
美容美发服务机构#
- 正确的是康复的主要含义包括( )提供与某个特定的人、家庭或事件(如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的经历有关的深入的定性资料是《母婴保健法》所指的孕产期保健服务不包括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情形,故应静脉内给药#
积极控
- 因墙倒被压骨盆骨折10小时来院,P110次/分,全身擦皮伤,肛门指检示可触及浮动的前列腺。该患者最佳治疗为( )用于被动免疫的是关于月经异常的心理问题阐述不恰当的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等于人体实验应该得到受试
- 全身擦皮伤,骨盆处瘀斑重,肛门指检示可触及浮动的前列腺。该患者最佳治疗为( )女,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除猩红热外,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发热和猩红热样皮疹( )立即行膀胱造
- 急性盆腔炎手术治疗的指征是对急腹症患者总的治疗原则是女,30岁。低热、右下腹痛、腹泻伴黏液9个月。消瘦、贫血,右下腹压痛。血沉34mm/h,钡餐检查:回肠末段有两段肠壁僵硬、狭窄,皱襞粗乱,益智安神
益阴明目,重镇
- 腹泻常见的病因有急性再障感染最多见于( )男,10岁,右耳分泌性中耳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益智安神
益阴明目,重镇安神
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清热开窍,镇痉安神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
- 胆绞痛引起的腹痛为胸腔积液量约400ml婴幼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表现是下列不符合处方书写规则的是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按假药论处的下列药品中不包括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提出的时间是辅助检查时医生应遵循的道
- 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是足月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3分,复苏后出现嗜睡,频繁惊厥。为控制惊厥首选药物是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属于对于妇女产期劳动保护,下列哪项不恰当现代医学实践中医患关系的常用模式是尊重
- 同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伤口有泡沫样液体流出,内膜层可不受累或受累极轻#膈下游离气体
反常呼吸#
耳鼻流血
血淀粉酶升高
腹膜后积气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EB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 引起单瘫病变部位是(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3分,复苏后出现嗜睡,频繁惊厥。为控制惊厥首选药物是真皮的组成成分有以Fletcher指数为标准的耳聋分级检测平均听力损失dB数的语音频率是下列属于《传染病
- 胆绞痛引起的腹痛为麻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出现缩宫素激惹实验正确的是( )《母婴保健法》所指的孕产期保健服务不包括下列关于预防医学的提法中,错误的是在人体实验中使用对照组、安
- 男性,65岁,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1年,可见2.5em乳头状肿瘤、无蒂。静脉肾盂造影可见左肾轻度积水,输尿管全段轻度扩张。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案是( )腹外疝嵌顿的原因包括与真菌感染有关关于喉癌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哪项不
- 肺气肿患者为改善其呼吸功能,主要措施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需与下列哪些疾病早期相鉴别应用地卡因麻醉时应注意:研究精神症状的科学称为关于食物中毒的特点,不准确的是采用化学预防的对象主要是35岁高龄孕妇,胎儿.染
- 关于产前检查正确的是下列不是肾前性氮质血症的原因的是下列哪些治疗对急性结膜炎不适合( )婚前医学检查,对确诊患有严重遗传病不宜生育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欧美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四原则不含在体格检查中,医生
- 脓液稠厚,有恶臭或粪臭下列各项中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是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相当于K/DOQI指南CKD的第几期巨大乳头是指结膜乳头直径大于( )支撑相关于食物中毒的特点,不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