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一般血培养应取血()A.10ml
B.8ml
C.5ml#
D.3ml
E.2ml
- 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出现的主要症状是()A.腹痛#
B.吞咽困难
C.大小便失禁
D.便血#
E.喉头水肿
- 同时肌内注射几种药物时,应注意()肌内注射部位应选择在()A.药物有无配伍禁忌#
B.先注射刺激性强,再注射刺激性弱的药
C.按规定的时间,临时抽取药液#
D.注射器内空气排尽#
E.注射时进针、拔针快,推药要慢#A.肌肉
- 为乙型肝炎患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应何时采集血标本()A.饭前
B.即刻
C.睡前
D.晨空腹时#
E.早饭后
- 医嘱为口服维生素C片,Bid,正确执行时间是()A.每早一次
B.睡前给一次、清晨给一次
C.每晚一次
D.每日早、晚各一次
E.上、下午各一次#
- 有关皮内注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给药的途径有()A.用碘伏消毒
B.部位可在前臂掌侧上段
C.进针角度为5°#
D.拔针时按住针眼
E.只用于药物过敏试验A.口服#
B.注射#
C.舌下含服#
D.吸入#
E.直肠、外敷给
- 服磺胺类药物需多饮水的目的是()指导患者服药时,下列哪一项不妥()雾化吸入疗法的目的不包括()A.避免难以溶解,妨碍吸收
B.减轻药物引起的恶心
C.避免尿中析出结晶#
D.避免损害肝脏的功能
E.增加药物疗效A.酸性
- 青霉素过敏试验引起的循环系统症状是()A.恶心、呕吐
B.胸闷、气急
C.苍白、冷汗#
D.头晕、眼花
E.瘙痒、荨麻疹
- 有关肢端肥大症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婴幼儿肌内注射的最佳部位是()不宜口服给药者是()A.既有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又可有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B.可伴有催乳素分泌增加
C.葡萄糖负
- 皮下注射法的目的是()A.注射刺激性强的药
B.局部麻醉用药#
C.需较迅速达到药效#
D.各种药物过敏试验
E.预防接种#
-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下列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抢救链霉素过敏反应时,为减轻链霉素的毒素可以静脉注射()A.分2次量,平均每隔10分钟一次
B.分3次量,平均每隔30分钟一次
C.分4次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D.分4次量,
- 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血清病型反应的临床表现为()药物保管原则是()A.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B.胸闷气促、伴濒死感
C.头晕眼花、四肢麻木
D.腹痛、便血
E.发热、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A.药品应放在光线充足,
- 患者用药后的评价内容包括()符合注射原则的是()A.患者是否遵从药物治疗方案#
B.患者是否掌握有关用药知识#
C.患者治疗效果#
D.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E.患者能否说出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A.按药液粘稠度选择注射
- 容易被热破坏的生物制品类药物的保存方法是()雾化吸入疗法的目的不包括()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药物的()A.放在密盖瓶中
B.放在有色瓶中
C.放在阴凉处
D.干燥阴凉处或冷藏于2~10℃保存#
E.放在远离明火处A.减轻
- 青霉素过敏试验引起的循环系统症状是()皮下注射法的目的是()A.恶心、呕吐
B.胸闷、气急
C.苍白、冷汗#
D.头晕、眼花
E.瘙痒、荨麻疹A.注射刺激性强的药
B.局部麻醉用药#
C.需较迅速达到药效#
D.各种药物过
- 患者,男,26岁。青霉素皮试过程中突觉胸闷、气急、面色苍白、脉搏细速,下列处理哪一项是错误的()下列皮下注射的部位,哪一项是错误的()皮下注射法的目的是()A.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
B.停止给药
C.患者平卧
D.氧
- 患者青霉素皮试后2分钟,皮肤瘙痒,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烦躁不安。下列皮下注射的部位,哪一项是错误的()为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时应注意()AA.上臂三角肌下缘
B.手背#
C.后背
D.大腿外侧方
E.两侧腹壁A.刺入角
- 采集血标本前应认真作好()下列哪些属于超声波雾化器的构造()A.向患者解释留验的目的、要求#
B.向患者详细介绍检验操作方法
C.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
D.选择适当的容器#
E.选择正确的采集方法#A.水槽#
B.螺
- 下列有关注射时针头斜面与皮肤所成角度正确的是()A.皮内注射5°#
B.皮下注射30°~40°#
C.臀中肌、臀小肌注射90°#
D.头静脉注射20°~25°#
E.股静脉注射45°或90°#
- 拉丁文“P.r.n”译成中文的正确含义是()一般血培养应取血()A.隔日一次
B.必要时(限用一次)
C.必要时(长期)#
D.每晚一次
E.每小时一次A.10ml
B.8ml
C.5ml#
D.3ml
E.2ml
- 心率每分钟小于60次,禁止使用哪种药物()A.促消化药
B.洋地黄药#
C.抗生素
D.磺胺类药
E.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