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土的液、塑限试验,都是用扰动土进行的。()一般来说熟料KH高时()。关于直剪摩擦试验,正确的操作有()。正确#
错误A、C3S较少
B、C3A较多
C、C3S较多#下盒填土时,应使土面高出盒顶约1mm#
将土工织物盖于下盒土面
- 用广口瓶法测混凝土用石的表观密度时需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kg/m3,须重新试验。《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1996)中规定,当拌和用水采用天然矿化水时,pH值不小于()。15k
- 采用大试筒(重型击实仪)的击实试验,试样击实后,试样高出击实筒不应超过(),否则试验无效。根据细度模数大小,将砂可分为()。土的级配指标的不均匀系数(CU)反映的是()。《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中对
- 在试验室拌制沥青混合料时,投放所有原材料的的顺序是()。沥青的胶体结构以()为核心。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沥青
集料—矿粉—沥青#
粗集料—细集料—沥青—矿粉
集料—沥青—矿粉沥青质#
沥青碳
胶质
油
- 对二级公路密级配C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两面各击()。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目的是确定()。水泥安定性试验,制作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直径为()。规范要求的水泥细度可采用()测定。砂浆的分层度实验中,测
- 塑料排水板滤膜干态拉伸时,拉伸到8%时最大拉力强度为30N/cm;拉伸到10%时拉力强度为28N/cm;拉伸到15%时拉力强度为25N/cm,则滤膜干态强度为()。做水泥浆体流动度试验时的环境温度规范要求是()。现场测试粗粒
- 建筑用卵石、碎石表观密度的测验方法主要有()。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中,选用水泥时要求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在()小时以上。用ISO法进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时,胶砂配制所用的水泥量为()。液体比重天平法#
广口瓶法#
- 测试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时,采用标准击实法,如增大实际击实功,则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会有什么变化?()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率变大
最大干密度不变,最佳含水率变小
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率不变
- 粉煤灰的需水量是指掺粉煤灰的水泥胶砂试样的流动度达到120mm~130mm时的需水量。()水灰比可以影响到水泥混凝土的()。正确#
错误坍落度#
耐久性#
工艺性
强度#
- 沥青含量是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质量与混合料中碎石的比值。()常用粒度成分的表示方法有()。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在进行含水量测试时,烘干时间一般为()。()试验方法一般用来模拟现场土体在自重和正常荷载
- 油石比是指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值,通常以质量百分率表示。()低液限粘土的代号为()。在三轴试验中,比较三种排水条件下的内摩擦角的大小,正确的是()。拉伸试验不能得到的材料变形参数是()。悬浮―密
- 沥青马歇尔试验试件的制作方法是()。轮碾法
静压法
击实法#
振动法
-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时,称量所用天平的感量是()。氟硅酸钾沉淀的陈化:放置时间,从氯化钾加至饱和算起,沉淀较为适宜。在()以下放置,其间搅拌1~2次。顶面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工作包括:①千分
- 硅酸盐水泥熟料是由各种矿物组分组成的,各组分的比例不同,水泥的性质就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我们要制造高强水泥,需要提高()的含量。降低水灰比主要影响到水泥混凝土的()。在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施工前,取有代表性
- 用不同方法制备土样,所得击实成果不同,最大干密度按从大到小排列,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方法确定。水泥剂量测定试验中,需要使用()。集料的毛体积密度是指单位毛
-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中,加热完成后试样应在干燥器中冷却后,重新加热才能进行下一步试验。()水泥的安定性检验方法,用于测试MgO引起的安定性不良的方法为()。水泥养护箱湿度应大于()。土工织物垂直渗透试验试样为(
-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的试验温度为()℃。土工合成材料抗氧化性能试验中,烘箱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保持恒温,以使试样的温度保持在规定试验温度的()范围内。浆集比可以影响到水泥混凝土的()。165±1
165±0.5
163±1
1
- 砂浆的强度主要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在水运工程中,砂浆抗压强度试件是以()为一组。水泥细度可用下列方法表示()水灰比
水泥强度等级#
水泥用量#
单位用水量3个#
4个
6个
5个筛析法和试饼法
筒压法和比表面积
- 国家标准《GB/T50123-1999》中规定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圆锥下沉深度的标准读数时间为()。以下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中:①石灰稳定细粒土;②水泥稳定细粒土;③石灰水泥稳定细粒土;④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⑤水泥粉煤灰稳
- 下列哪种水泥能在3d之内达到最高强度?()水泥剂量测定试验中,需要使用()。铝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
复合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EDTA二钠溶液#
75%乙醇#
1.8%氢氧化钠溶液#
10%氯化铵溶液#
-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三个试样的圆锥入土深度宜为3~4mm,7~9mm,和()。做砂表观密度试验所需要的试验仪器设备有()。粗集料的强度常用()指标表示。贫混凝土基层属于()基层。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空隙率往往大于
- 砂性土采用浸水饱和法,渗透系数小于﹑等于()的粘性土采用抽气饱和法。某人在进行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因操作不熟练使加载速度急剧增大,只有几秒钟试件便破坏了,请问该结果会导致试验测定值()。十字板剪切试
- 用钻机取土时,土样直径不得小于()。砂浆的分层度实验中,测定稠度Kl后应静置()分钟后再测稠度K2。土的比重是土在105~110℃下烘至恒温时的质量与4℃()质量的比值。用蜡封法测定密度最适宜于()的土。关于无机结
- 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规定,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界限含水率时的圆锥仪质量为()。Ⅲ类碎石宜用于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凝土。土样快剪试验适用于渗透系数()的细粒土,剪切速度为()。进行水泥胶
- 砂性土采用浸水饱和法,渗透系数大于()的粘性土采用毛细管饱和法。下面属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所需设备的是()。粗集料的级配可按()两种级配形式供应。10-4cm/s#
10-3cm/s
10-5cm/s
10-6cm/s压力试验
- 用硫酸钠溶液检验砂的坚固性,其浸烘循环次数为()次。烘干法进行含水率试验的实验设备包括()。3
4
5#
6滴管
调土刀#
酒精
干燥器#
烘箱#
分析天平#
- 老化后沥青的针入度比有可能大于1。()土样快剪试验适用于渗透系数()的细粒土,剪切速度为()。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包括()。正确#
错误大于10-6cm/s、0.8mm/min
小于10-6cm/s、0.06mm/min
小于10-6cm/s、0.
- 目前评价沥青老化能力试验大多是摸拟沥青在拌和过程中加热条件下产生的老化效果,具体方法有()。现行安定性试验检测方法具有的特点是()。水泥密度试验二次试验结果之差不得超过()kg/m3。下列哪种水泥能在3d之内
- 沥青蒸发损失试验非经注明,蒸发时间为()h,温度为()℃。对于干硬性混凝土的和易性应采用()方法进行测试。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中,均匀的施加荷载,要求在10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总荷载(),稳压5S,然后卸荷。5h,135℃
- 与老化前相比较,沥青老化后,其针入度指数将()。变大#
变小
不变
因沥青而异
- 下列有关“击实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一组普通混凝土标准试件经28d标准养护后测得抗压强度为30MPa,27.9MPa,35.5MPa,该组混凝土的强度为()在素土的击实试验中,一般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 下列试验中全部属于土的室内剪切试验的是()。直接剪切试验#
十字板剪切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侧限压缩试验
三轴压缩试验#
旁压试验
- 制作试验用混凝土拌和物时,往搅拌机中投料的顺序是()。水泥—砂子—水—石子
石子—水泥—砂子—水
砂子—石子—水泥—水#
水—石子—水泥—砂子
- 原状土样应符合下列要求()。不宜采用石灰进行稳定的土有()。原状土的变水头试验设备包括()。电测式十字板剪切仪的仪器设备由()组成。用插捣法测定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的混凝土密度时,混凝土拌和物应()。土
- 土的密度试验方法有()。普通砼的动弹性模量一般在()MPa。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称量精确度为()。硅酸盐系列水泥中,需掺入适量石膏以调凝,可以选择()。公路工程土的分类依据为()。十字板剪切中当扭矩出现
- 在以下试验中哪些试验属于单向固结试验的内容()。EDTA直读式测钙仪主要是测量()的剂量的方法。采用负压筛法检测水泥细度试验前,首先应调节负压至()Pa范围内。前期固结压力试验#
固结系数试验#
固结快剪试验
击
- 土的击实试验中,试筒加湿土质量3426.7g,试筒质量1214g,试筒容积997cm3,土样含水量16.7%,则土样干密度是()。当砼抗压试件尺寸为100*100*100mm时,试件尺寸换算系数为()。混凝土试件在试压前量测几何尺寸时,应精确
- 试件对准压板的()。水泥出厂前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和取样。袋装水泥和散装水泥应分别进行编号和取样。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水泥出厂编号按年生产能力规定为:200×10t以上,不超过()t为一编号。在离心分离
- 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毛体积密度,是为修正、核实混凝土()计算中的材料用量。在以下试验中哪些试验属于单向固结试验的内容()。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初步配合比
基准配合比
试验室配合比
- 立方体抗压试验步骤之一有试件放在试验机下压板,试件对准压板的()。代表沥青与矿料之间结合程度的大小、抵御水破坏的性能是()。中心#
侧面
垂直
面上粘附性#
粘滞性
稠度
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