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故意杀人罪(crime of intentional homicide)、研究成果(research results)、受试者、价格低廉(low price)、研究资料(research data)、公开审理(public trial)、合法权利(legal rights)、"安乐死"、食欲不振(loss of appetite)、当机立断
[单选题]依评价主体的不同。医德评价可分为两种,它们是()
A. 病人评价和家属评价
B. 院长评价和同事评价
C. 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
D. 外在评价和自我评价
E. 社会评价和内在评价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一位50多岁男患者,患慢支肺气肿多年,某日上午因用力咳嗽,突感胸痛气促,立即被送到医院急诊科。体检发现:血压100/70mmHg,呼吸120次/分,烦躁,唇、指发绀,气管明显偏左。右侧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拟诊右侧气胸,未作相应处理,即送放射科作胸透。透视完后病人出现潮式呼吸,未及抢救就死亡了。为防止类似现象,应该()
A. 充分检查,明确诊断,不伤害病人
B. 依据症状,请相关医生会诊作决策,不伤害病人
C. 当机立断,审慎地做出诊断并给以处置性穿刺,有利病人
D. 迅速判断并确定恰当目标,做出恰当的医疗决策,有利病人
E. 先行观察,再作处理,有利病人
[单选题]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要求对资料保密。以下哪一点是不属于该范畴的()。
A. 对研究资料严加保密
B. 对研究成果严加保密
C. 医师与病人之间的保密
D. 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保密
E. 对病人姓名做保密处理
[单选题]某女患者,59岁,因患肝硬化腹腔积液,肝硬化失代偿期住进某市中医院,经治疗病情未见改善。反而加重,出现肝性脑病,多次昏迷,处于濒死状态。其子在得知母亲已治愈无望时,向主管医师提出书面请求:为其母实施"安乐死",以尽快解除病人濒死前的剧痛。在家属再三请求之下,主管医师于1986年6月28日下了医嘱。先后两次注射复方冬眠灵175mg,病人安静地死去。之后,主管医师及病人的儿子二人均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立案,主管医师先后两次被收审,并被逮捕羁押一年,后经市人民法院多次公开审理及诉讼后,才宣告主管医师无罪释放。从医学伦理方面对该医师所作所为的正确评价是()
A. 完全正确,其选择在医学上有充分依据
B. 完全错误,医师实行安乐死与杀人无异
C. 法律允许,但在伦理上是成问题的
D. 法律允许,在伦理上也是说得通的
E. 没有处理好医学决策与伦理判断之间的矛盾,是有着严重的伦理问题的
[单选题]医生的权利是
A. A.具有独立作出诊断和治疗的权利以及特殊干涉权B.对病人义务和对社会义务的统一C.绝对干涉权D.保持和恢复健康,积极配合医疗,支持医学科学研究E.支持医学科学研究
[单选题]当医疗资源的微观分配发生矛盾时,应优先把有限的卫生资源分配给()
A. 病情严重的人
B. 年龄大的患者
C. 经济条件差的患者
D. 生命质量高、价值大的人
E. 经济条件好的人
[单选题]手术治疗中一般病人知情权不包括()
A. A.有权自主选择B.有同意的合法权利(legal rights)C.有明确决定的理解力D.有家属代为决定的权利E.有做出决定的认知力
[单选题]患者冯某先是食欲不振(loss of appetite),后来出现右上腹疼痛、巩膜等黄染。经医院诊断是肝癌晚期,护士小张选择的应是()
A. A.对患者有什么说什么,实情相知B.只通知家属,并配合家属一起鼓励和关怀患者C.向患者、家属同时宣布病情并安慰病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D.将诊断书交给患者,隐瞒部分实情E.对患者和家属均采取保密,待病情危重时再告诉家属
[单选题]最能体现知情同意准则的是()。
A. 医生为患者选用疗效相当但价格低廉的药物
B. 医生为患者提供完全、真实的信息,供其选择表态
C. 医生使用艾滋病患者病情资料时,应作隐去姓名等处理
D. 医生诊断时应考虑患者的各方面因素
E. 医生治疗时应努力使患者受益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zz75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