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甲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按月结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0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承租人(lessee)、投资收益(investment income)、初始直接费用、商品销售收入、可辨认资产(recognized assets)、法人资格、增值税一般纳税人(general vat payers)、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公司债务重组(corporate debt reorganization)

  • [单选题]甲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按月结算汇兑损益。2002年3月20日,该公司自银行购人240万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1元人民币。2002年3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2元人民币。甲股份有限公司购人的该240万美元于2002年3月所产生的汇兑损失为()万元人民币。

  • A. 2.40
    B. 4.80
    C. 7.20
    D. 9.60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2009年8月31日,甲公司应收乙公司的一笔货款100万元到期,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该笔货款预计短期内无法收回。该公司已为该项债权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当日,甲公司就该债权与乙公司进行协商。下列协商方案中,属于甲公司债务重组(corporate debt reorganization)的有()。
  • A. A、减免10万元债务,其余部分立即以现金偿还
    B. B、减免2万元债务,其余部分延期两年偿还
    C. C、以公允价值为90万元的固定资产偿还
    D. D、以现金10万元和公允价值为90万元的无形资产偿还
    E. E、不减免债务,但延期两年偿还,并加收利息

  •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A、处置时应结转其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B. B、处置时缴纳的营业税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C. C、结转以前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会影响处置损益
    D. D、转换日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在处置日要转到投资收益

  • [单选题]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原材料成本为20000元,支付的加工费为7000元(不合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材料加工完成并已验收人库,将直接用于销售。双方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general vat payers),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l7%。则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是()元。
  • A. 20000
    B. 27000
    C. 30000
    D. 31190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承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的是()
  • A. 租赁合同的印花税
    B. 履约成本
    C. 租赁谈判人员的差旅费
    D. 佣金

  • [多选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关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处理正确的有()
  • A. 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按其公允价值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B.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C.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或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D. 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E. 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 [单选题]甲公司发行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5元)作为合并对价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合并后乙公司维持法人资格继续经营,合并双方合并前无关联关系,购买日乙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可辨认负债公允价值总额为2000万元,则合并成本与享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
  • A. 计入商誉3000万元
    B. 计入资本公积3000万元
    C. 个别报表不作账务处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确认合并商誉2000万元
    D. 个别报表不作账务处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确认资本公积2000万元

  • [单选题]政府会计主体一般应采用的折旧方法为()。
  • A. 直线法
    B. 年数总和法
    C. 双倍余额递减法
    D. 人为新创的折旧方法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zr35y5.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