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性功能(sexual function)、苯胺蓝(aniline blu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 alkaline phosphatase)、不符合(inconformity)、数量指标(quantitative index)、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mmune hemolytic anemia)、紫红色(mauve)、接触因子(contact factor)、血胆红素(hemobilirubin)
[单选题]β-TG和PF4的测定可作为()
A. 判断血小板数量指标
B. 血小板活化指标
C. 判断血小板形态学指标
D. 分析血小板与出血的相关性指标
E. 提供血小板聚集性功能指标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mmune hemolytic anemia)的临床特点()
A. ABO血型者病情较重
B. 可于出生后不久死亡
C. Rh型病情较重
D. 出生后贫血,黄疸
E. 脐血胆红素(hemobilirubin)正常情况下<50μmol/L
[单选题]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85%,早幼粒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2%,红系占8%,诊断()
A. M2a
B. M4a
C. M2b
D. M1
E. M3a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和尿中可见什么蛋白增加()
A. 白蛋白
B. 球蛋白
C. IgA免疫球蛋白
D. IgM免疫球蛋白
E. M蛋白
[单选题]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大于多少可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A. 25%
B. 20%
C. 15%
D. 10%
E. 7%
[单选题]下列哪项说法符合凝血因子的病理生理()
A. 凝血过程中的全部因子均来源于血浆
B. 因子Ⅰ、Ⅴ、Ⅷ、Ⅻ均为凝血酶作用的底物
C. 在肝脏合成过程中必须依赖维生素K的因子为Ⅱ、Ⅴ、Ⅸ、Ⅹ
D. 因子Ⅴ、Ⅶ主要含于正常人新鲜血清中
E. 接触因子(contact factor)(Ⅻ、Ⅺ、PK、HMWK)缺乏,临床上均有明显出血症状
[单选题]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增强抗凝血酶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C.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D. 抑制因子X的激活
E.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类白血病反应的骨髓象特点()
A. 粒细胞常有毒性改变
B. 可见粒细胞核左移
C. 骨髓象往往有明显的变化
D. 红系和巨系无明显异常
E.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常明显增加
[单选题]胞质中含密集的嗜苯胺蓝颗粒,并有短而粗的Auer小体,数条或数十条呈束状交叉排列,符合此特点的白血病是()
A. M2a
B. M2b
C. M3
D. M4
E. M5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zkwx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