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定义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2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能量转移(energy transfer)、三要素(three elements)、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电子伏特(electron volt)、等剂量曲线(isodose curve)、核外电子(extranuclear electron)、发生变化、看起来、康普顿效应。

  • [单选题]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定义为()

  • A. 光子释放的次级电子被完全阻止时,产生的离子电荷量与单位质量空气的比值
    B. 光子释放的次级电子被完全阻止时,产生的离子总电荷量与单位质量空气的比值
    C. 光子释放的次级电子被完全阻止时,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与单位质量空气的比值
    D. 光子释放的所有次级电子被完全阻止时,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与单位质量空气的比值
    E. 光子释放的所有次级电子被完全阻止时,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单位质量空气的比值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1个电子伏特定义为1个电子在真空中通过1伏特电位差所获得的动能,其数值大小为()
  • A. 1.602192×10-9J
    B. 1.602192×10-10J
    C. 1.602192×10-18J
    D. 1.602192×10-19J
    E. 1.602192×10-20J

  • [单选题]发生康普顿效应时()
  • A. 光子与核外电子(extranuclear electron)发生弹性碰撞,电子获得部分能量脱离原子,同时入射光子的能量与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 光子与核外电子(extranuclear electron)发生弹性碰撞,电子获得部分能量脱离原子,入射光子的能量与运动方向不发生变化
    C. 光子与核外电子(extranuclear electron)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获得部分能量脱离原子,同时入射光子的能量与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D. 光子与核外电子(extranuclear electron)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获得部分能量脱离原子,入射光子的运动方向不发生变化
    E. 光子与核外电子(extranuclear electron)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获得部分能量脱离原子,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发生变化

  • [单选题]组织替代材料的作用是()
  • A. 弥补组织缺陷使表面看起来更加平整,具有美容效果
    B. 使受照区域密度更加均匀
    C. 弥补组织缺陷使摆位更加方便
    D. 改变照射剂量的分布,使剂量分布更加趋于几何上的完美
    E. 改变照射剂量的分布,以达到临床所需要的照射剂量分布

  • [单选题]以下关于组织空气比(TAR)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织空气比很容易测量
    B. 组织空气比值的大小与源皮距有关
    C. 对兆伏级X射线,组织空气比不存在建成区
    D. 组织空气比与百分深度剂量无关
    E. 组织空气比随射线能量、组织深度和射野大小的变化类似于百分深度剂量

  • [单选题]目前人体曲面的校正方法主要有()
  • A. 吸收剂量测量法、有效源皮距法和等剂量曲线移动法
    B. 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有效源皮距法和等剂量曲线移动法
    C. 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有效源皮距法和透射剂量计算法
    D. 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吸收剂量测量法和透射剂量计算法
    E. 吸收剂量测量法、有效源皮距法和透射剂量计算法

  • [单选题]射野挡铅一般具有能够将相应能量的射线衰减95%的厚度,其厚度应该为()
  • A. 2个半价层
    B. 4个半价层
    C. 5个半价层
    D. 6个半价层
    E. 8个半价层

  • [单选题]外照射放射防护的三要素是()
  • A. 时间、距离和屏蔽
    B. 放射源、时间和人员
    C. 时间、空间和人员
    D. 防护类型、防护范围和人员
    E. 时间、射线种类和屏蔽方式

  • [单选题]放疗机房屏蔽设计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 A. 尽量减少或避免电离辐射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
    B. 使职业照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低于有关法规确定的剂量限值
    C. 使广大公众所接受的剂量低于有关法规确定的剂量限值
    D. 做到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受照剂量水平,即符合ALARA原则
    E. 上述所有因素的总和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z5gdze.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