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糖代谢途径以磷酸乙酮醇酶(PK)为主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8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成骨细胞(osteoblast)、分析判断(analysis and judgement)、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肺炎球菌(pneumococcus)、淋巴因子(lymphokines)、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erpes simplex virus infection)、抗原刺激(antigen stimulation)、聚合物分子量(polymer molecular weight)、普遍存在(ubiquity)

  • [单选题]糖代谢途径以磷酸乙酮醇酶(PK)为主的是()

  • A. 嗜酸乳杆菌
    B. 链球菌
    C. 双歧杆菌
    D. 干酪乳杆菌
    E. 胚芽乳杆菌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有关热凝塑料和自凝塑料基托树脂的差异,描述错误的是()
  • A. 后者在粉剂中含有促进剂
    B. 后者强度较低
    C. 前者需要加热固化,后者在室温下即可固化
    D. 前者颜色稳定较高
    E. 后者残余单体含量较多

  • [单选题]以下关于粘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粘结力的大小取决于粘结剂和被粘物的表面结构和形态
    B. 所有粘结体系中普遍存在(ubiquity)化学键力、分子间作用力、静电吸引力和机械作用力
    C. 粘结作用是粘结剂与被粘物分子在界面区上相互吸引而产生的
    D. 固体的表面能越大,粘结强度就越大
    E. 化学键力是由原子或离子同的相互作用力而产生

  • [单选题]在粘结吸附理论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粘结作用是粘结剂与被粘物在界面区相互吸引而产生的
    B. 粘结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C. 粘结剂和被粘物分子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共同产生粘结力
    D. 粘结中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氢键
    E. 分子间作用力普遍存在(ubiquity)于所有粘结体系中

  • [单选题]成骨细胞的鉴定指标是()
  • A. 合成基质偶氮显色法显红色
    B. 抗酒石酸磷酸酶染色阳性
    C. 对钙调节激素的反应
    D. 细胞表面降钙素受体阳性
    E. 可以在骨表面形成骨吸收陷窝

  • [单选题]最先形成的牙体组织是()
  • A. 釉质
    B. 牙本质
    C. 牙骨质
    D. 牙髓
    E. 牙周膜

  • [单选题]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抑制牙槽骨吸收()
  • A. IL-6
    B. IL-4
    C. IL-8
    D. IL-1
    E. 细胞黏附分子

  • [单选题]口腔黏膜组织基底膜的主要结构成分是()
  • A. Ⅰ型胶原
    B. Ⅱ型胶原
    C. Ⅲ型胶原
    D. Ⅳ型胶原
    E. Ⅴ型胶原

  • [单选题]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erpes simplex virus infection)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固有免疫功能减弱
    B. 细胞免疫功能减弱
    C. 体液免疫功能减弱
    D. 单纯疱疹病毒的毒性增强
    E. 单纯疱疹病毒复制加快

  • [单选题]引起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微生物是()
  • A. 溶血性链球菌
    B. 肺炎球菌
    C. 牙龈类杆菌与放线杆菌
    D. 变形链球菌
    E. 梭形杆菌和奋森螺旋体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z4w9je.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