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main contents)、《狂人日记》(diary of a madman)、积极性和主动性(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孔乙己》、无意义的(insignificant)、每一个人(every individual)、自然而然、发展速度、主动性和积极性(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单选题]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 )。
A. 《子夜》
B. 《伤逝》
C. 《药》
D. 《祝福》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未列入我国四大名绣的是( )。
A. 苏绣
B. 湘绣
C. 鲁秀
D. 蜀绣
[多选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一幅关于读书的漫画。图中三人,第一人站在平地上,眼前是日常所见的场景;第二人站在一堆书上面,见到的却是一片混沌,远处有一丝曙光;第三人则站在一堆摞得很高的书上,当书堆的高度跨越了漫长的黑暗之后,他看见了更加灿烂的阳光和更辉煌的世界。但有人说,光把书堆高还不行,选择哪些书,怎样学习,是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的。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说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A. 【参考范文】参考范文:让“乐学”与“善学”花开并蒂“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助的时光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的话让我感同身受。是的,读书可以使人明智、明理。所以,我们要学会读书,善于读书。然而读书的方法也有千万种,只要你能够用心去感受和发现,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乐学”是读有所得的基础。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你看那些舞蹈班、钢琴班、武术班等兴趣培养机构,大都是利用“猎奇心理”,进而将“兴趣心理”作为营利手段。兴趣是“乐学”的开始,正确的兴趣是读书的一把钥匙,可以打开那拥有干变万化、令人着迷的“知识世界”。扎克伯格创立了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帝国一一Facebook,成为亿万富翁,源于他小时候对一款名叫“文明”游戏的热爱,游戏激发了他对编程的迷恋,从而促进他不断去研究,而有了今天的成就。兴趣是你去热爱事物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选择符合自己品味和正确的“兴趣之路”,才有可能通往成功的彼岸。所以,“乐学”是读书必经之路,学会“乐学”,学习才不会那么呆板,才会使自己成为书籍的主宰者,而不是奴隶。“善学”是读书的另一重要途径。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模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方法和技巧。正如卢梭所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高考状元把“善于学习”作为取得好成绩的最有效方法,因为有了好的方法做事才会事半功倍。扎克伯格又何尝不是一个“善学者”?他并没有亦步亦趋,而是锐意创新。他从游戏“文明”中学会了经营、打造、建立、完善、强大“帝国”的方法。“乐学”是乐于学习,“善学”是学会用合适的正确方法去解开你不能解开的难题和读书的法宝,以便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乐学”与“善学”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同时两者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并蒂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舍其一而毁全部。让“乐学”与“善学”花开并蒂,给你以醒脑明目的读书定心丸。
[多选题]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请结合实例分别说明。
A. 幼儿的学习方式是由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决定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即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现来进行的思维。幼儿是需要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的,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所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幼儿在感知和操作中积累丰富的表象,为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积累素材。(2)幼儿的言语发展水平有限,使用的句子以简单句为主,不能理解较为抽象、复杂的言语讲解。所以只能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感知和操作中了解事物的特征,深刻理解事物间的关系。(3)幼儿注意的特点之一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逐渐发展。单纯的讲解、讲述是不仅不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反而长期的有意注意会引起幼儿的疲劳。反之,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更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让幼儿自由自主的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所要学习、探究的事物上,不仅不易疲劳,注意的时间也会略长。(4)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之一是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逐渐发展,且无意识记效果较好。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大多数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等活动中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记住的,并且记忆的效果较好。幼儿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就能在感知和操作中无意识地记住相关的内容。这种识记效果也比教师机械地让幼儿去记忆的效果好。(5)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之二是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是占主要地位的。幼儿最容易记住的是具体的、有直观形象的材料,而最难记住的则是那些较为概括、比较抽象的语词材料。所以,幼儿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在感知和操作中记住有关事物、现象的具体形象,获得自身的发展。所以,根据幼儿发展的水平以及特点,应该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 儿童的遗传素质
B. 家长的文化素养
C. 儿童的早期经验
D. 学校的教育方式
[多选题]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由于小薇爸爸妈妈工作忙,不久她被送到了小镇上奶奶家。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一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识。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后的学习。问题:你觉得琪琪父母的担心有必要吗?为什么?
A. (1)我认为琪琪父母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2)我认为琪琪父母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原因:①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在游戏中幼儿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②游戏对幼儿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非琪琪父母认为的那样游戏只是幼儿无意义的嬉戏活动。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有助于幼儿语言、想象、记忆、思维、创造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游戏还有利于幼儿社会性、个性的发展。⑧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小薇所在幼儿园对小班儿童进行识字教育,并不符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对于语言教育来说,整个幼儿期主要是发展儿童的口头言语能力,并且培养其对书面言语的兴趣。让小班幼儿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识字,必然会减少其游戏和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利于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综上所述,琪琪所在幼儿园的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其父母完全不必为此而担心。
[多选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妈妈问孩子:“棉被放在床上一直是冰冷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热了,还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孩子一听笑了,说:“妈妈你真糊涂呀,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热,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妈妈又问:“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它,那么我们还盖棉被做什么?”孩子想了想说:“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呀!”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A. 【参考范文】
给予学生温暖,收获温暖的教育
妈妈和孩子充满温情的对话说明了一个朴实而深刻的道理——以自己的温度温暖别人,最终也会温暖自己。我们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棉被,最终棉被保存了我们的温暖,让我们收获了持久的温暖。我们用真心和真情去温暖他人,最终也将获得别人回馈的温暖,收获生活的幸福和快乐。身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学会用真心去对待学生,用真情去帮助学生,最终我们将收获温暖的教育。
“养鱼重在养水,养花重在养土,教育重在温暖人心。,’学生在同教师朝夕相处的时间里,只有不断地触及学习的温暖,感受生活的温暖,体悟人性的温暖,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与生活之中的乐趣,认识到人性人心之内的光辉,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人因此,教师必须要予学生以理解,予学生以尊重,予学生以温暖。相反,如果教师冷漠地对待学生,甚至漠视学生,势必会被学生疏远。如此一来,教师将无法再真正了解每一位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相应地,也就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茁壮成长。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就像有人说的:冷漠是当代教育的最大敌人。给予学生温暖,以农夫的心态去做教师,天晴下雨风霜雨雪,都要去田间地头认真看看庄稼。认真观察每
一株幼苗的生长情况,有没有缺少什么营养,有没有出现什么害虫,有没有什么新的生长。当学生犯错的时候,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当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由衷地赞美他们,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当学生在生活上遭遇困难的时候,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总之,教师应当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灵,秉着一种积极的态度,持着一番饱满的激情,在关心、关爱、尊重学生的同时,以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内心充满温暖的阳光。只有这样,教师方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感受学生的变化,给予学生温暖和爱,帮助其健康成长。
声音柔和了,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目光柔和了,更容易卷起心灵的窗纱;面庞柔和了,就更容易将温暖的诚意传达到每一个人(every individual)的心田。诚然,社会的发展必然滋生功利主义,教育也难免受到影响。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坚守最纯粹的教育,用自己的言行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收获温暖的同时获得成长。这种温暖,这种成长,在坚守中,在陪伴中,在鼓励中……
[多选题]材料:
东东有一双系鞋带的鞋子,他非常喜欢,但是他自己不会系。午睡起床时,他怎么也系不好鞋带,又着急又难过。华老师安慰他:"别着急!老师教你,你一定能学会的。"华老师边讲解,边示范,教了几遍,但是东东还是没学会。华老师知道这是因为东东性子急,观察不仔细。为了让东东掌握系鞋带的步骤,于是华老师自编儿歌,将系鞋带的动作进行分解:第一步要把系鞋带的两个头拉得一样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两个线儿一样长,两个线头儿交个叉,后面线头儿往下钻。"第二步打活结时按照"一个圈,两个圈。换一换,一只蝴蝶飞起来。"这种具体形象的方法,让东东很快的学会了,怕东东忘记,华老师还将这些步骤用图画出来。
问题: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价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A. 华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了幼儿发展,是值得赞赏的。(1分)
首先,华老师的行为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各方面全面发展。华老师通过耐心指导和编儿歌的方式,调动了幼儿学习系鞋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最终让东东很快学会了系鞋带,使他在体和智的方面均有发展。(4分)
其次,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育活动中,要求教师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材料中华老师通过创新性的编儿歌的形式使幼儿的实践能力获得发展,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4分)
再次,华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着重于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具备生存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材料中华老师通过编儿歌方式让幼儿学会系鞋带,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了其基本素质的发展。(4分)
总之,华老师的行为促进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教会了东东系鞋带,很好地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1分)
[多选题]论述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意义与举措。
A. 【参考答案】
(1)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趋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因为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学习与发展领域的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关注全体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重要意义包括:①能够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②促进每个儿童发挥自己的特长,③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2)由于遗传、环境以及幼儿自身因素的影响,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作为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利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
②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A.对能力超常儿童的教育要适当,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要注意全面发展,也要发挥特长。对低常儿童,更应考虑其差异性。因此应该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
B.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更应该根据其气质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C.幼儿性格的发展还未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特别重视幼儿的性格教育,有的放矢地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对于有良好性格的幼儿,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及时的肯定,使他们的性格得以巩固;对于有不良性格品质的幼儿,教师应首先了解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采取正面教育、启发诱导的方法,指出缺点,提出明确的要求,激起他们改正缺点的愿望。
③正确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z3k4r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