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4中医耳鼻喉科学(中级)[代码:337]模拟考试库75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小柴胡汤(minor bupleurum decoction)、白豆蔻(cardamon)、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抗抑郁剂(antidepressant)、打喷嚏(sneeze)、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芳香化湿

  • [单选题]自然界的清气与谷气在胸中积聚而生成的气是

  • A. 元气
    B. 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中气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小柴胡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柴胡、黄连、半夏、人参、大枣
    B. 柴胡、黄柏、半夏、人参、甘草、大枣
    C.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甘草、大枣、生姜
    D.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干姜
    E.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生姜

  • [单选题]大头瘟多发生于
  • A. 冬季
    B. 夏秋季
    C. 春季
    D. 冬春季
    E. 夏秋季

  • [单选题]患者,疮疡溃久难敛,脓水清稀,皮面色淡,气短乏力,舌淡脉细弱,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
  • A. 吉林的人参
    B. 江苏的薄荷
    C. 内蒙古的黄芪
    D. 山西的党参
    E. 宁夏的枸杞

  • [单选题]草果的功效是
  • A. 温中燥湿,除痰截疟
    B. 芳香化湿,和中止呕
    C. 芳香化湿,健脾和胃
    D. 化湿行气,温脾止泻
    E. 燥湿健脾,温胃止呕

  • [单选题]治外有风寒表证内兼湿阻中焦证宜选
  • A. 藿香
    B. 白豆蔻
    C. 五加皮
    D. 砂仁
    E. 茯苓

  • [单选题]既能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又能用于脾虚证的药物是
  • A. 泽泻
    B. 猪苓
    C. 车前子
    D. 茯苓
    E. 木通

  • [单选题]用于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所致的胁肋作痛兼见热象者,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 A. 香附
    B. 延胡索
    C. 沉香
    D. 川楝子
    E. 木香

  • [单选题]既能涌吐痰涎,又能截疟的药物是
  • A. 槟榔
    B. 青蒿
    C. 常山
    D. 生首乌
    E. 胆矾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竹叶石膏汤组成药物的是
  • A. 人参、粳米
    B. 石膏、麦冬
    C. 知母、生地
    D. 甘草、半夏
    E. 竹叶、麦冬

  • [单选题]保和丸与健脾丸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 A. 木香、砂仁
    B. 山楂、神曲
    C. 半夏、茯苓
    D. 陈皮、连翘
    E. 人参、白术

  • [单选题]鼻鼽最突出的症状是
  • A. 鼻内干燥感
    B. 发作性打喷嚏(sneeze),流清涕
    C. 流大量脓涕
    D. 鼻塞
    E. 鼻出血

  • [单选题]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及生化改变。此种表现属于
  • A. 病原体被清除
    B. 病原携带状态
    C. 显性感染
    D. 隐性感染
    E.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心身疾病的预防从个人角度来说应遵循的原则
  • A. 培养健全的人格
    B. 锻炼应对能力,调节情绪
    C. 储备社会支持力量
    D.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E. 锻炼良好的体格

  •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最容易产生生理依赖、耐药物性与戒断反应的精神活性物质
  • A. 抗抑郁剂(antidepressant)
    B. 兴奋剂
    C. 吗啡制剂
    D. 致幻剂
    E. 镇静剂

  • [单选题]诊断表实寒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 发热恶寒
    B. 头身疼痛
    C. 自汗
    D. 鼻塞流涕
    E. 脉浮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yv9wve.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