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2023往年考试试题(2AD)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3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熟地黄(prepared radix rehmanniae)、《说文解字》(text notes and word explanations)、肉苁蓉、射干麻黄汤、补中益气汤、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脾肾阳虚证(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手厥阴心包经、月经先后无定期、手太阳小肠经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气血失调的病机是

  • A. 气滞血瘀
    B. 气不摄津
    C. 气虚血瘀
    D. 气随血脱
    E. 气血两虚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患者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目无精采,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动作艰难,属于
  • A. 正虚失神
    B. 邪盛失神
    C. 假神
    D. 少神
    E. 神乱

  • [单选题]久病肌肤枯涩的临床意义是
  • A. 气血不足
    B. 津液不足
    C. 血虚不荣
    D. 湿热蕴结
    E. 瘀血内停

  • [单选题]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在于
  • A. 表证为虚证,里证为内伤久病
    B. 表证较轻浅,里证较深重
    C. 表证起病急,里证起病缓
    D. 表证寒热并见,里证寒热独见
    E. 表证脉象浮,里证脉象沉

  • [单选题]四物汤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 A. 气血不足
    B. 精血匮乏
    C. 阴血亏虚
    D. 营血虚滞
    E. 血失统摄

  • [单选题]黄土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 A. 脾气不足,统摄失职
    B.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C. 脾阳不足,统摄无权
    D. 热邪炽盛,迫血妄行
    E.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 [单选题]消渴之下消证,若出现阴阳气血俱虚证,治疗应首选
  • A. 补中益气汤
    B. 六味地黄丸
    C. 归脾汤
    D. 鹿茸丸
    E. 金匮肾气丸

  • [单选题]经行浮肿的常见病因是
  • A. 肝郁气滞
    B. 气滞血瘀
    C. 肾气亏损
    D. 脾气虚
    E. 肺气虚

  • [单选题]经行吐衄的常见证候是
  • A. 气滞血瘀证
    B. 肝郁气滞证
    C. 肝经郁火证
    D. 肺气虚证
    E. 脾肾阳虚证(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

  • [单选题]林某,女,34岁。已婚,月经先后无定期,质稀、量少,腰骶酸痛,头晕,舌淡少苔,脉沉细尺弱。其证候是
  • A. 肾虚
    B. 气血虚弱
    C. 肝郁
    D. 肝血不足
    E. 阴虚

  • [单选题]患儿,4岁,胸闷喘憋5天,现咳喘不息,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咳吐大量黄痰,喉间痰鸣,发热烦躁,口唇发绀,面赤口渴,舌红有点刺,苔黄腻,脉弦滑。其治疗宜选用
  • A. 白虎汤
    B. 苏子降气汤
    C.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D.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E.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 [单选题]"心系"向上的脉
  • A. 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
    B. 挟着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
    C. 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
    D. 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
    E. 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 [单选题]"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语出
  • A. 《灵枢·官能》
    B. 《灵枢·九针论》
    C. 《说文解字》
    D. 《名医别录》
    E. 《医学入门》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对积与聚无鉴别意义
  • A. ,积的病位在大腹,聚的病位在小腹
    B. 积属脏病,聚属腑病
    C. 积属血,聚属气
    D. 积的病程长,聚的病程短
    E. 积为固定不移,聚为聚散无常

  • [单选题]患者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痰黄黏稠,咯吐不利,烦闷不安,面赤汗出,舌红苔黄,脉弦滑。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 射干麻黄汤
    B. 定喘汤
    C. 三子养亲汤
    D. 苏子降气汤
    E. 葶苈大枣泻肺汤

  • [单选题]具有利胆退黄作用的活血化瘀药是( )。
  • A. 川芎
    B. 郁金
    C. 莪术
    D. 桃仁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yv0qld.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