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2023儿童保健(副高)历年考试试题试卷(1P)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6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变态反应(allergy)、学龄儿童(school children)、专题讲座(lectures on special topics)、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大脑皮质下、大脑皮质细胞(cortical cells)、基本完成(basically completed)、粟粒状阴影、阴性反应(negative reaction)

  • [单选题]获得上述结果多采用的方法是

  • A. 流行病学调查
    B. 统计与管理学
    C. 社会学调查
    D. 健康教育学
    E. 社会医学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针对艾滋病高危人群举办“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专题讲座,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其目的是使他们知觉到
  • A. 疾病的易感性
    B. 自我效能
    C. 预防保护行为的益处
    D. 预防保护行为的障碍
    E. 疾病的危害性

  • [单选题]ABO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因O型血妇女的血清中有
  • A. IgA抗A或抗B
    B. IgG抗A或抗B
    C. IgM抗A或抗B
    D. IgE抗A或抗B
    E. 以上都不是

  • [单选题]下列哪种光可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 A. 蓝光
    B. 绿光
    C. 日光灯的灯光
    D. 太阳光
    E. 以上均是

  •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的气道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室内温度22~24℃,相对湿度55~65%
    B. 拍击胸背时,可半握空拳从外周向肺门轮流反复拍击
    C. 鼻咽部吸引时先吸引口腔,换管后再吸引鼻腔
    D. 吸引时观察患儿有无发生哽噎、喘息、心率过缓和发绀
    E. 气道护理时患儿头部过度后仰

  • [单选题]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质细胞(cortical cells)的分化3岁基本完成(basically completed),8岁结束
    B. 小儿脊髓下端的位置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
    C. 婴儿时期由于神经髓鞘形成不全,故对外来刺激反应慢而易于泛化
    D. 新生儿的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系统如丘脑、苍白球等功能均不成熟
    E. 出生时的活动主要由皮质下系统调节

  • [单选题]患儿,6个月。高热10余日,咳嗽,气促,其母患肺结核。体检: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2.5cm,脾触及边缘,前囟膨隆,颈强(±),OT试验阴性,胸片:双肺中外带均有粟粒状阴影。患儿OT试验出现阴性反应(negative reaction),最可能的原因为
  • A. 没有受过结核菌感染
    B. 初次感染尚未产生变态反应
    C. 机体免疫反应受到抑制
    D. 技术误差
    E. 试剂失效

  • [单选题]健康学龄儿童早搏的发生率是
  • A. <1%
    B. 1%~2%
    C. 3%~4%
    D. 5%~10%
    E. 10%以上

  • [单选题]关于心脏胚胎发育,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原始心脏于胚胎第2周形成
    B. 原始心脏从第4周开始有循环作用
    C. 原始心管分成动脉干、心球、心室、心房与静脉窦等结构
    D. 心室间隔的形成有4个来源:肌膈、心内膜垫向下生长,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中隔向下延伸、圆锥隔
    E. 心脏的流入及排出孔并列在一端,四组瓣膜环也连在一起,组成纤维支架

  • [单选题]有关药疹不正确的是
  • A. 药疹的轻重与用药的剂量无关
    B. 任何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药疹
    C. 引起变态反应性药疹的药物可以是药物原型,但更多的是其代谢或降解产物
    D. 治疗的首要措施是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
    E. 某些中药和中药制剂也可引起药疹

  • [多选题]关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
  • A.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B. 小剂量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
    C. 联合化疗是重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
    D. 小剂量(4~6Gy)局部放射治疗可控制局限性损害
    E. 骨嗜酸细胞肉芽肿,局部可手术刮除

  • [单选题]内伤发热,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舌质青紫,脉涩为( )
  • A. 气郁发热
    B. 气虚发热
    C. 阴虚发热
    D. 瘀血发热
    E. 湿阻发热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yqd07n.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