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辛亥革命(the revolution of 1911)、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阶级斗争(class struggle)、中国革命(chinese revolution)、共产党领导(leadership of the cpc)、土地革命(land revolution)、巴黎和会(paris peace conference)、共产党人(communists)、封建专制制度(feudal autocratic system)、大革命失败后
[单选题]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A.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feudal autocratic system)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毛泽东对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
A. 《社会主义史》
B. 《共产党宣言》
C. 《物种起源》
D. 《阶级斗争》
E. 《哲学辞典》
[单选题]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
A. A.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B. B.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C.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 D.巴黎和会(paris peace conference)上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
[单选题]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communists)逐步将革命的重心()
A. 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 由城市转向农村
C. 由大城市转向小城市
D. 由南方转向北方
[单选题]早在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就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A.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B.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yjyl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