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大规模(large-scale)、不良反应发生率(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避孕药(contraceptive)、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乙肝疫苗接种(hepatitis b vaccination)、结核病患者(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随机样本(random sample)、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疟疾传染源
[单选题]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针对疫源地的措施可以结束,这种说法()
A. 正确,因为达到了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B. 正确,因为传染源已经消除
C. 错误,因为外界环境只进行消毒不行,还要进行灭菌
D. 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潜伏期,还有可能出现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
E. 以上均不对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某地有20万人口,1998年全死因死亡2000人,同年有结核病患者(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人为男性。该地1998年粗死亡率为()。
A. 300/10万
B. 60/1000
C. 10/1000
D. 100/1000
E. 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单选题]为确定一种新发明的避孕药是否增加了卒中的危险,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选取生育年龄的一个随机样本(random sample),发现9920名妇女适于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0名定期使用该种避孕药,其他人不用。对全部样本人群随访10年,结果如下:由上表资料能得出下列哪种结论()
A. 使用该药确实增加了卒中的危险,因为使用该药的人群中有1%发生了卒中,而未使用该药的人群中只有0.1%发生了卒中
B. 使用该药并未增加卒中危险,因为卒中病例中有50%使用了该药,50%未使用该药
C. 使用该药并未增加卒中危险,因为虽然使用该药的人中1%确实发生了卒中,但尚有99%并未发生卒中
D. 使用该药确实增加了卒中危险,下述事实表明了这种危险的程度:卒中病例中有50%(10/20)使用了该药,而未发生卒中者中10%(990/9900)使用该药
E. 以上答案都不对
[单选题]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评价疫苗效果时最好选用的指标是()
A. 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B. 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C. 发病率、死亡率
D. 保护率、效果指数
E. 抗体阳性率、发病率
[单选题]经食物传播的疾病是()
A. 艾滋病
B. 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C. 钩端螺旋体病
D. 钩虫病
E. 疟疾
[单选题]疫源地是指()
A. 传染源能达到的范围
B. 传染源所在的地区
C. 传染源容易聚集的地方
D.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E. 易感者聚集的地方
[单选题]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
B. 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C. 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D. 现患调查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
E. 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
[单选题]下列哪些疾病适合做大规模的筛检()。
A. 艾滋病
B. 全民检查HBsAg
C. 原位子宫颈癌
D. 流行性感冒
E. 麻疹
[单选题]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陈述是()
A. 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
B. 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近因是充分的
C. 单个的充分病因不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
D. 毒物是中毒死亡的充分病因
E. 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ygzw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