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关于脑膜炎皮疹,叙述正确的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6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核蛋白(nucleoprotein)、携带者(carriers)、血常规(blood routine)、病原体(pathogen)、汉坦病毒(hantavirus)、有利于(beneficial to)、感染者(infection)、脑脊髓(marrowbrain)、性休克(stubborn shock)、中毒性细菌性痢疾(toxic bacilary dysentery)

  • [多选题]关于脑膜炎皮疹,叙述正确的有()

  • A. A, B, C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感染过程中最少见的表现形式是()
  • A. 健康携带者
    B. 潜伏期携带者
    C. 慢性携带者
    D. 隐性感染
    E. 显性感染

  • [多选题]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 宿主感染后核蛋白抗体出现最早,有利于早期诊断
    B. 汉坦病毒是DNA病毒,其基因可分为大、中、小3个片段
    C. 引起人类流行性出血热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D. 在我国流行的是Ⅰ型和Ⅱ型
    E. 目前认为Ⅰ型感染者(infection)重于Ⅱ型感染者(infection),可能与病毒毒力较强有关

  • [多选题]下列疾病的休克不是由内毒素引起的有()
  • A. 流行性脑脊髓(marrowbrain)膜炎暴发休克型
    B.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toxic bacilary dysentery)
    C. 革兰阴性败血症
    D. 流行性出血热
    E. 霍乱

  • [多选题]易导致感染性休克(stubborn shock)的病原体为()
  • A. A.脑膜炎奈瑟菌B.铜绿假单胞菌C.白假丝酵母菌D.沙门菌属E.志贺菌属

  • [多选题]HIV感染后CD4+T淋巴细胞受损的主要机制有()
  • A. 病毒直接损伤
    B. 非感染细胞通过形成融合细胞而受损
    C. HIV感染干细胞
    D. 免疫损伤
    E. Ⅲ型变态反应

  • [单选题]患者,男,67岁,因腹泻次,呕吐6次于2005年8月入院。有糖尿病史,大便先为烂便,后水样便。无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咳嗽咳痰,尿量比平日明显减少。体查:心肺未见异常。皮肤弹性轻度减底,眼窝稍下陷,指纹稍皱。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血常规:血红蛋白158g/L,包细胞11.4×109/L,中性0.78,淋巴0.20。根据题意,回答下列2题。
  • A. D

  • [单选题]艾滋病属哪类传染病?()
  •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戊类传染病

  • [多选题]百日咳的并发症为()
  • A. B, C, 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ye95qe.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