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在学习完某版教材必修(4)第二单元《雨霖铃》后,学生对这一诗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0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逍遥游》(a free and unfettered journey)、《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兰亭集序》、《登鹳雀楼》、《愚公移山》、沙皇专制制度、《卖炭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荆轲刺秦王》

  • [单选题]在学习完某版教材必修(4)第二单元《雨霖铃》后,学生对这一诗词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求教师再为其推荐几篇风格相同的作品,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B. 《鹊桥仙》(秦观)
    C.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马说》一文时,这样介绍:骈文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并列举出以下作品,让学生指出不属于骈文的一项是()。
  • A. 庾信《哀江南赋》
    B. 丘迟《与陈伯之书》
    C. 王羲之《兰亭集序》
    D. 吴均《与朱元思书》

  •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时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描写了旷远苍茫的边塞风光,并让学生从学习过的诗词中找出同样描写了边塞风光的诗句。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 王之涣《凉州词》
    B. 王之涣《登鹳雀楼》
    C. 王翰《凉州词》
    D. 王昌龄《出塞》

  • [单选题]在讲授《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中“惠”字的用法时,教师让学生在课下整理通假字的笔记。下面是一位学生整理的内容,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荆轲刺秦王》)(“振”通“震”,震慑)
    B. 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见”通“现”,出现)
    C.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直”通“值”,值得)
    D.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知”通“智”,智慧)

  • [单选题]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对课本“研究与练习”部分进行讨论,以下同学讨论的结果中错误的是()。
  • A. 别里科夫胆小怕事,但又爱管闲事,并且为人十分保守顽固
    B. 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让我们认识到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的腐朽落后,认识到沙皇专制制度的凶残丑恶,认识到其对人民的迫害程度之深
    C. 课文中别里科夫四十多岁了,连婚也不结是因为觉得“华连卡”配不上自己
    D. 别里科夫不仅自己自觉地生活在“套子”里,而且还要把周围的一切都装在“套子”里

  • [单选题]学习杜牧的《赤壁》时,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鉴赏分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以下学生关于这一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B. 大内容、大主题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
    C. 表达了“我”的内心世界,更为深刻地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
    D.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咬文嚼字》一文时,指出从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中所用的工夫,我们即可见古人对用字的讲究,并让学生谈谈对“咬文嚼字”一词的理解。以下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通常不是很好,因为它在很多时候是一个坏习惯
    B. “咬文嚼字”是在阅读和写作时必须有的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C. “咬文嚼字”是调整文字所表现的思想和情感,而非斟酌文字的分量
    D. “咬文嚼字”是对文字的细心玩索,它需要对文字有一定的敏感度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y5o0rd.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