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0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污染源(pollution source)、水环境(water environment)、水文地质条件(hydrogeology condition)、基本情况(basic situation)、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完整性(integrity)、周围环境(surrounding environment)、敏感区域(sensitive area)

  •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应主要布设在()以及对于确定边界条件有控制意义的地点。

  • A. 建设项目场地
    B. 周围环境(surrounding environment)敏感点
    C. 地下水污染源
    D. 主要现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为()。
  •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对于地下水Ⅰ类建设项目三级评价,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为()km2。
  • A. >20
    B. ≤20
    C. >30
    D. ≥50

  •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于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应特别关注()。
  • A. 水文地质单元的完整性(integrity)
    B. 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sensitive area)
    C. 水文地质复杂程度
    D. 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倍以上。
  • A. 1
    B. 2
    C. 3
    D. 4

  •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Ⅱ类建设项目应重点依据(),评价地下水水位(水头)降低或升高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 A. 地下水质变化
    B. 地下水流场变化
    C. 地下水量变化
    D. 地下水位变化

  •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工作属准备阶段的内容。()
  • A.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B. 识别环境影响
    C. 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D. 工程分析

  •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识别其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的环境影响。
  • A. 建设阶段
    B. 生产运行阶段
    C. 生产运行初期阶段
    D. 服务期满后阶段

  •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当Ⅰ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确定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
    B. 二级评价原则上可以以同一地下水块段为调查评价范围
    C. 三级评价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情况,并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的要求为原则确定调查评价范围
    D. 三级评价调查评价范围为≤20

  •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水文地质条件概化除应根据评价等级选用的预测方法外,还应结合()等因素。
  • A.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B. 含水介质结构特征
    C. 边界条件及参数类型
    D.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x5zl4.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