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与闰绍细胞形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5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生殖器官(reproductive organs)、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γ-氨基丁酸(gaba)、酚妥拉明(phentolamine)、发生时间、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膜去极化(membrane depolarization)、-羟色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 [单选题]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与闰绍细胞形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

  • A. A.γ-氨基丁酸钠
    B. B.甘氨酸
    C. C.乙酰胆碱
    D. D.去甲肾上腺素
    E. E.5-羟色胺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的产生过程,正确的是()
  • A.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 B.突触后膜对Ca、K的通透性增大
    C. C.突触后膜去极化(membrane depolarization)
    D. D.突触后膜电位负值增大,出现超极化
    E. E.突触后膜对K、Na,尤其是K的通透性增大

  • [单选题]M型受体的阻滞剂是()
  • A. A.十烃季铵
    B. B.六烃季铵
    C. C.阿托品
    D. D.普萘洛尔
    E. E.酚妥拉明

  • [单选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中,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主要递质是()
  • A. A.γ-氨基丁酸钠
    B. B.甘氨酸
    C. C.乙酰胆碱
    D. D.谷氨酸、门冬氨酸
    E. E.5-羟色胺

  • [多选题]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 A. A.是“全或无”式的
    B. B.有总和现象
    C. C.幅度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大
    D. D.是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减少的结果
    E. E.是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增加的结果

  • [多选题]通过眶上裂的神经有()
  • A. A.眼神经
    B. B.动眼神经
    C. C.视神经
    D. D.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
    E. E.展神经

  • [多选题]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
  • A. A.两个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最紧密连接的部位,称突触
    B. B.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为突触传递
    C. C.突触部位具有不易疲劳性
    D. D.兴奋经过突触时速度变小,有时间延搁
    E. E.兴奋经过突触时速度加快,无时间延搁

  • [多选题]关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A. A.是突触前神经冲动引起的全或无反应
    B. B.总是会引起动作电位的发生
    C. C.重复刺激下可发生时间总和
    D. D.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较高
    E. E.突触后膜对Ca通透性较高

  • [多选题]副交感神经支配()
  • A. A.心肌
    B. B.泌尿生殖器官
    C. C.肾上腺髓质
    D. D.皮肤血管
    E. E.骨骼肌血管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rqjx.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