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必典考网发布"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别,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必典考网高中教师资格频道。
[单选题]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别,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 )。
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 民族和文化传统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是( )。
A.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C. 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
D. 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单选题]甲、乙、丙三个球,一个是红色,一个是蓝色,一个是黄色。丙比黄色球大,甲和蓝色球不一样大,蓝色球比丙小。据此,可以推出( )。
A. 甲是红色,乙是蓝色,丙是黄色
B. 甲是蓝色,乙是黄色,丙是红色
C. 甲是黄色,乙是红色,丙是蓝色
D. 甲是黄色,乙是蓝色,丙是红色
[单选题]刚参加完培训的张老师自费将培训资料复印给同事,并将自己记录的心得体会打印出来与同事分享。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张老师富有循循善诱的品德
B. 张老师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C. 张老师很注意业务能力的提高
D. 张老师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
[多选题]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课文摘录: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承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试题开始]
A.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的部分视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那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在政治上进行民主建设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新中国的成立
教师:请同学们总结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谈一下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条件都有哪些?
学生1:打败国民党在大陆的腐朽统治。
学生2: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组织路线上有先进理论做指导。
学生3:……
教师总结:新中国诞生历史条件:
①军事上: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全国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政权。
②政治上: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毛泽东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革命胜利后中共政治、经济、外交的基本政策;党的总任务是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这次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③组织准备上:通过视频要求学生找出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的内容和作用等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引出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筹备工作,从而导出以下的内容。
教师: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下午2点55分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②为国家政治建设的初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石;③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新国家成立后,中国将采取哪些政治制度作为自己的根本制度呢?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
通过材料,结合课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性质。
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确立过程:
①1949年北平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③1954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确立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新中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3.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确立过程:
①初步建立: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后,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②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它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1954年12月,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③新阶段: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作用:调动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热情,开创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
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将主要的学习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1)一个成立:新中国的成立;(2)两个文件:《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四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新政协、一届人大、二届政协。
四、课后作业
请将本课内容绘制成表格或图表。要求:表格或图表应尽量简洁明了,最好配以插图。
五、教学反思
1.对于理论和事实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应以自身的表述为主,适当地辅以学生讨论。
2.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师应该做到以多样的表述方法(如将重要内容编成顺口溜、诗歌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单选题]下列表述,与“并非‘只有本地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的判断一致的是
A. 要想把企业搞好,必须由本地人当经理
B. 只要把企业搞好了,谁来当经理都可以
C. 不由本地人当经理,也可以把企业搞好
D. 不由本地人当经理, 就不能把企业搞好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rg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