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爆发了一场反帝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1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天演论》、中华民族(chinese nation)、民族意识(national consciousness)、义和团运动(the boxer movement)、民族独立(national independence)、《劝学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救亡图存、物竞天择、集中力量(centralize the power)

  • [多选题]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爆发了一场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这场运动的功绩有()

  • A. A.充分显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
    B. B.充分显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 D.暴露了清政府卖国的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产生需要的前提是()。
  • A. A、思想上的启蒙运动
    B. B、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
    C. C、大批劳动者成为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D. D、世界市场的广泛开拓

  • [单选题]“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所赞美的“血战”是指()
  • A. A.虎门销烟B.镇江保卫战C.镇南关战役D.义和团运动

  • [单选题]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 [多选题]在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问题上,正确的理解是()。
  • A. 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既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
    B. B、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互为前提。
    C. C、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D. D、只有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能集中力量(centralize the power)进行现代化建设,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

  • [单选题]外国教会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办得较早的外文期刊是()
  • A. 《万国公报》
    B. 《民报》
    C. 《字林西报》
    D. 《新民丛报》

  • [单选题]()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 A. A、康有为
    B. B、梁启超
    C. C、严复
    D. D、孙中山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ld9dv.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