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2023终极模拟试卷304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7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胃溃疡(gastric ulcer)、呼吸困难(dyspnea)、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cute suppurative tonsillitis)、化脓性中耳炎(suppurative otitis media)、可吸收(absorbable)、共同就位道(common insert path)、凡士林纱条、化脓性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传导性(conductivity)

  • [单选题]外鼻静脉的特点中,下列哪项是错的 ( )

  • A. 动脉血经毛细血管直接达静脉窦
    B. 静脉腔较大
    C. 静脉无瓣膜
    D. 静脉回流直接注入颈内静脉
    E. 静脉较多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急性咽后脓肿的治疗不应 ( )
  • A. 检查时警惕脓肿破裂
    B. 宜早行切开排脓
    C. 切开排脓应取后仰头低位
    D. 穿刺抽脓后可在脓腔注射抗生素
    E. 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 [单选题]气管切开后如术腔出现大出血,应立即 ( )
  • A. 应用止血药物,密切观察
    B. 在套管周围填入碘仿纱条,压迫止血
    C. 打开切口,寻找结扎出血点
    D. 换上带气囊的气管套管或麻醉导管
    E. 立即行气管插管

  • [单选题]传导性(conductivity)耳聋时纯音听力曲线的主要表现为
  • A. 气导低频下降
    B. 骨导高频下降
    C. 气导高频下降
    D. 气、骨导高频均下降
    E. 骨导低频下降

  • [单选题]患者,男,15岁,以"右侧鼻腔反复出血伴鼻塞3个月"就诊,前鼻镜检查鼻腔未见明显出血点及黏膜糜烂,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 A. 立即给予凡士林纱条填塞右鼻腔
    B. 立即行右侧黎氏区射频烧灼
    C. 行间接鼻咽镜或电子鼻咽镜检查了解鼻咽部情况
    D. 用可吸收材料如明胶海绵、淀粉海绵等填塞右侧鼻腔
    E. 立即行右侧后鼻孔栓塞治疗

  • [单选题]急性脓毒性咽炎是指
  • A. 咽炎合并化脓性扁桃体炎
    B. 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发生远处器官的化脓性病变
    C. 咽后淋巴滤泡化脓
    D. 合并化脓性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
    E. 合并化脓性中耳炎

  • [单选题]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包括
  • A. 卡他性和滤泡性两类
    B. 卡他性和隐窝性两类
    C. 滤泡性和隐窝性两类
    D. 增生性和纤维性两类
    E. 纤维性和滤泡性两类

  • [单选题]能够区别气管闭合性损伤与咽、食管闭合性损伤的选项是
  • A. 呼吸困难
    B. 局部疼痛
    C. 皮下气肿、纵隔气肿
    D. 咯血
    E. 病史及局部检查

  • [单选题]在设计和制作冠内附着体时,为了确保冠内附着体栓道的各轴壁之间的共同就位道(common insert path),应严格遵循
  • A. 在平行研磨仪上进行操作
    B. 在模型观测台上操作
    C. 应用转移杆
    D. 垂直分析杆
    E. 目测

  • [单选题]消化性溃疡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幽门梗阻的发生率为20%~40%
    B. 胃溃疡的癌变率在3%以下
    C. 急性穿孔的发生率为5%~10%
    D. 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25%
    E. 出血量在1500ml以上可引起循环障碍

  • [单选题]某患者,心电图的表现为:V1~V,导联有病理性Q波,ST段上抬0.3mV,T波倒置,应诊断为
  • A. 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B.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C.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D. 亚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 亚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 [单选题]气阴两伤证的主方是( )
  • A. 八珍汤
    B. 生脉散
    C. 六味地黄丸
    D. 四物汤
    E. 肾气丸

  • [单选题]治疗劳淋阳虚证的代表方是( )
  • A. 补中益气丸
    B. 理中丸
    C. 左归丸
    D. 金匮肾气丸
    E. 六味地黄丸

  • [单选题]血淋辨证属虚者,其治疗的最佳选方是( )
  • A. 小蓟饮子
    B. 知柏地黄丸
    C. 导赤散
    D. 茜根散
    E. 二至丸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k9j7e.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