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曾经指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0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思想品德(ideology and morality)、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学校德育(school moral education)、教育者(educator)、潜移默化(imperceptibly influence)、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消极因素(negative factor)、计划性(planned)、积极因素(positive factors)、每一个学生

  • [单选题]()曾经指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 A. 马克思
    B. 亚里士多德
    C. 恩格斯
    D. 皮亚杰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同时要根据他们个体特征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条德育原则是()
  • A. 知行统一
    B.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D. 发挥积极因素(positive factors)与克服消极因素(negative factor)相结合

  • [单选题]我国道德教育中最常用的德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情感陶冶法
    D. 实际锻炼法

  • [单选题]教育者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的德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情感陶冶法
    D. 实际锻炼法

  • [单选题]作为个人品德的重要外部表现形式和客观标志,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的是()
  • A. 品德认识
    B. 品德情感
    C. 品德意志
    D. 品德行为

  • [单选题]学校道德教育不像一般社会影响那样处于自然、无序状态,难以控制。学校德育作为人的最具教育自觉的一部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过程,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
  • A. 计划性(planned)
    B. 正面性
    C. 复杂性
    D. 多端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dk3ql.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