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窦性心律不齐的形成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8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自主神经(autonomic nerve)、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血液制品(blood products)、毛细血管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性反应(sexual response)、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发生变化

  • [单选题]窦性心律不齐的形成机制是().

  • A. 由于窦房结不匀齐地发出激动所致
    B. 由于窦房结内折返激动引起
    C. 由于二度Ⅱ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引起
    D. 由于二度Ⅰ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引起
    E. 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延迟性休克需快速液体复苏,尿量要达到多少最满意()。
  • A. 100ml/小时以上
    B. 80~10Oml/小时
    C. 50~70ml/小时
    D. 30~50ml/小时
    E. 20~30ml/小时

  • [单选题]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原理是().
  • A. 渗透脱水作用
    B. 利尿脱水作用
    C. 抗炎性反应(sexual response)作用
    D. 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E. 抑制脑脊液分泌作用

  • [单选题]梯形图中AV代表()。
  • A. 心房区
    B. 心室区
    C. 窦房区
    D. 交界区
    E. 窦房结

  • [单选题]以下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多为160~24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一般<160次/分
    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大多为突发突止,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为逐渐加快和逐渐减慢
    C.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室率匀齐,窦性心动过速可伴窦性心律不齐
    D.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不同
    E.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P波总是倒置,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正常

  • [单选题]心脏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是()。
  • A. 左心房
    B. 窦房结
    C. 房室结
    D. 右心房
    E. 心室

  • [单选题]当心跳和呼吸已停止,进入脑死亡前,我们应该认为()
  • A. 临床死亡
    B. 生物学死亡
    C. 未死亡
    D. 不可逆死亡
    E. 脑死亡

  • [单选题]保持呼吸道通畅最可靠的方法是()。
  • A. 口咽通气道
    B. 鼻咽通气道
    C. 气管内插管
    D. 喉罩
    E. 上抬下颌

  • [单选题]有关中心静脉插管,不恰当的是()。
  • A. 经常更换穿刺部位的敷料
    B.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不可保留很长时间,应定期更换
    C. 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首先考虑拔除中心静脉插管
    D. 避免用单腔中心静脉插管输注血液制品
    E. 每日输液完毕后可用肝素盐水封管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3339v.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