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15年11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给刘贵芳的回信中,肯定了刘贵芳筹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4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正确处理(correctly handling)、理想信念(ideal and belief)、柯尔克孜族(khalkhas)、《玛纳斯》、依葫芦画瓢、文化艺术形式(cultural form)、从实际出发(from actual conditions)、矛盾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 of contradiction)、哲学原理(philosophy principle)、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 [单选题]2015年11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给刘贵芳的回信中,肯定了刘贵芳筹钱建起公益性养老院的义举,指出为群众提供住得起、住得好的养老院是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勉励刘贵芳创办的养老院走出新路,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总理的回信告诫我们①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前提③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规律④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单选题]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 A. 注重量的积累
    B.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 坚持适度原则
    D. 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 [单选题]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大众的需求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同样重要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单选题]“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错在B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from actual conditions),实事求是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 of contradiction)原理③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④否认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原理(philosophy principle)()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单选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
  • A. 包含了矛盾特殊性原理
    B.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C. 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D. 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

  • [单选题]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
  • A.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书是知识的源泉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D、要爱护环境

  • [单选题]"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
  • A.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B.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D、新出现的事物变化总比旧事物优越

  • [单选题]“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wxpx55.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