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高钙血症(hypercalcemia)、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自上而下、异搏定(verapamil)、右心房(right atrium)、窦性停搏(sinus arrest)、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non-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经药治疗无效的心房扑动的病人,发生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此时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A. 胺碘酮
B. 异搏定
C. 奎尼丁
D. 洋地黄
E. 直流电复律
[单选题]异常Q波的标准通常是指()。
A. Q波时限≥0.02s
B. Q波幅度≥同导联R波的1/3
C. Q波时限≥0.03s,幅度≥同导联R波的1/4
D. V1导联QRS波群呈QS型
E. Q波时限≤0.03s,幅度≥同导联R波的1/4
[单选题]某患者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QRS-T波不易辨认,代之以频率约为400次/分的颤动波,诊断为()。
A. 窦性停搏(sinus arrest)
B. 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 心房扑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 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
E. 心室颤动
[单选题]正常人心房除极向量环的运行轨迹是()。
A. 先从右上向左后下,以后又转向左前下,最终回到“0”点
B. 先从右上向左前下,以后又转向左后下,最终回到“0”点
C. 先从左上向左前下,以后又转向右后下,最终回到“0”点
D. 先从右向左,以后又转向后下,最终回到“0”点
E. 先从后向前,以后又转向左后下,最终回到“0”点
[单选题]室上嵴肥厚可引起()。
A. 明显的心脏顺钟向转位
B. V1导联P波电压增高
C. V5导联R/S>1
D. 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E. 室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关于长QT间期综合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离子流的改变是基因分型的电生理基础
B. LQT1型为Ⅰks外流缓慢
C. LQT2型为Ⅰkr外流缓慢
D. LQT3型为Ⅰna持久缓慢内流
E. LQT1型首选美西律治疗
[单选题]患者男性,42岁,体检。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应诊断为()。
A.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C.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non-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D. 右心室肥大
E. 预激综合征
[单选题]患者男性,32岁,有多发性骨髓瘤病史。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应考虑为()。
A. 正常心电图
B. 高钾血症
C. 高钙血症
D. 低钙血症
E. 洋地黄效应
[单选题]患者男性,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5、V6导联ST段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性Q波。
A. A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wrwk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