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直观教具(visual aid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科学知识(scientific knowledge)、直接经验(direct experience)、错误行为(peccatum)、雅量高致(great elegance)、替代强化(replacement intensifying)、得寸进尺效应、传递性。、积极响应(active response)
[单选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是( )。
A. 教育的全民化
B. 教育的职业化
C. 成人教育
D. 终身教育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学生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富有想象力,又富有艺术性的答案却被老师判为零分。老师的做法忽视的是( )。
A. 学生的独立性
B. 学生的创造性
C. 学生的完整性
D. 学生的发展性
[单选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这种教学方法是( )。
A. 指导法
B. 练习法
C. 演示法
D. 实验法
[单选题]在记忆一串数字时,往往容易记住最后几位数字,这种现象叫作( )。
A. 首位效应
B. 近位效应
C. 得寸进尺效应
D. 门面效应
[单选题]3C技术指的是( )。
A.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
B. 通信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
C. 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
D. 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
[单选题]张老师办公室的计算机中染有一种病毒,当他使用移动硬盘从办公室计算机中复制了一个文件到自己家中计算机后,家中的计算机也发现了这种病毒,这说明病毒具有( )。
A. 潜伏性
B. 传染性
C. 破坏性
D. 共享性
[单选题]小马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被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教室的后排?(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延迟强化
D. 替代强化(replacement intensifying)
[多选题]请阅读下面素材,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其中体现出信息的哪些特征。(10分)
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
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
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
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
书略曰:“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
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覆。”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
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
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
看操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
“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
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日:“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
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装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
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
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
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
着。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
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当。干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操问:“子翼干事若何?
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操怒日:“事又不济,反为所笑!”干曰:虽不能
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 乞退左右”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
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
“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进”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
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日:“吾中计矣!,,后人
有诗叹曰:“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众将
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二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
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
A. 【参考答案】
(1)信息的普遍性。周瑜的书信、梦话,醒来时与蒋干、属下的对话,都传达了蔡瑁和张允与东吴“勾结”的信息,说明信息具有普遍性。
(2)信息的载体依附性。蒋干趁周瑜醉酒,看到周瑜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起床偷看,发现是周瑜与蔡瑁、张允的往来书信,得知了蔡瑁、张允“勾结”东吴的信息,说明信息是依附于载体的。
(3)信息的价值性。蒋于是曹操的谋士,向曹操请命去说服周瑜投降,周瑜使用假信反间曹操与蔡、张二将的关系,并故意假装醉酒,让蒋干看到此书信。对于蒋干来说,虽未说动周瑜投降,却得知了这样有“价值”的信息,说明信息具有价值性。
(4)信息的可传递性。蒋干偷看书信内容,趁周瑜睡着,潜出营帐,“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说明信息具有可传递性。
(5)信息的真伪性。曹操看到周瑜的书信,误以为蔡瑁、张允勾结东吴,杀掉了蔡瑁、张允,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wro9g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