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2023专项训练每日一练(07月27日)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3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西方国家(western countries)、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欧美国家(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肺炎克雷伯杆菌、主动脉舒张压、胶体溶液(colloidal solution)、复发性胰腺炎(relapsing pancreatitis)、非典型致病菌(atypical pathogen)

  • [单选题]CAP最常见的病原体不包括

  • A. 支原体
    B. 肺炎克雷伯杆菌
    C. 流感嗜血杆菌
    D. 肺炎链球菌
    E. 卡他莫拉菌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关于急性胰腺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以胆道疾病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欧美国家则以乙醇为主要原因
    B. 全球多数地区以胆道疾病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
    C. 胆汁在胰管内激活酶原
    D. Ⅱ型高脂蛋白血症为复发性胰腺炎(relapsing pancreatitis)的病因之一
    E. 胰腺外伤后并发胰腺分裂症,导致急性胰腺炎

  • [单选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做骨髓穿刺的目的是
  • A. 证明血小板减少
    B. 了解骨髓增生程度
    C. 了解有无合并缺铁性贫血
    D. 证明有血小板抗体存在
    E. 了解巨核细胞的成熟及有无成熟障碍,排除其他疾病

  • [单选题]糖尿病最具特征的慢性并发症是
  • A. 动脉粥样硬化
    B. 糖尿病足
    C. 自主神经病变
    D.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E. 直立性低血压

  • [单选题]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 A. 酮症酸中毒
    B. 心脑血管意外
    C. 糖尿病肾病
    D. 糖尿病神经病变
    E. 感染

  • [单选题]男性,45岁。体检发现尿糖阳性,根据下列检查对诊断糖尿病最有意义的是
  • A. 空腹血糖9.2mmol/L
    B. 餐后1小时7.8mmol/L
    C.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呈耐量降低
    D. 空度血浆胰岛素6μU/L(正常值为5.25μU/L)
    E. 尿糖检查证实为葡萄糖

  • [单选题]女性,27岁,停经9周,阴道少量暗红色流血1日,无明显下腹疼痛。检查宫口闭,子宫增大如孕50日大小,B型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妊娠,胚胎相当于孕7周大小,未见心管搏动。本例应诊断为
  • A. 先兆流产
    B. 难免流产
    C. 完全流产
    D. 稽留流产
    E. 正常妊娠

  • [单选题]为感染性休克病人迅速纠正血容量不足时,下列各组液体中,首选的是
  • A. 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血浆和全血
    B. 以胶体溶液(colloidal solution)为主
    C. 等张生理盐水加代血浆
    D. 葡萄糖溶液加代血浆
    E. 全血配合葡萄糖

  • [单选题]关于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依据与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糖皮质激素可以稳定细胞及溶酶体膜,免受内毒素破坏
    B.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心脏发挥正性肌力作用
    C. 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并发症
    D. 糖皮质激素应从大剂量开始
    E. 要取得疗效至少要使用5天

  • [单选题]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是
  • A. B型超声检查
    B. 血β-hCG
    C. 阴道后穹隆穿刺
    D. 腹腔镜检查
    E. 诊断学刮宫

  • [单选题]关于肾上腺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 A. 刺激α-受体,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提高主动脉舒张压
    B. 刺激β-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但对除颤有不利影响
    C. 标准剂量为1 mg静脉注射或骨髓腔内注射,每间隔3~5 min可重复使用
    D. 可用2~2.5 mg气管内给药
    E. 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可提高心脏停搏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的概率

  •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低氧血症鼻导管吸氧治疗时,吸入氧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 A. 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B. 吸入氧浓度(%)=20+4×氧流量(L/min)
    C. 吸入氧浓度(%)=21+5×氧流量(L/min)
    D. 吸入氧浓度(%)=20+5×氧流量( L/min)
    E. 吸入氧浓度(%)=22+4×氧流量( L/min)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wq97d5.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