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100多年来,他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0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布尔什维克(bolshevik)、巴黎公社革命、《凡尔赛条约》(versailles treaty)、《拿破仑法典》(napolconic code)、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苏维埃政府(soviet government)、少数服从多数原则(the principle of minority obeying the m ...)、《人权宣言》(human rights declaration)、凡尔赛体系、国民经济总量

  • [单选题]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实”,主要以此说明()。

  • A. 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B. 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
    C. 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D. 用作品描绘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多数人被少数人奴役,平民起来反抗贵族……直到后来他们才共同选择梭伦为调停人和执政官,把政府委托给他。”材料表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B. 废除债务奴隶制
    C. 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D. 推行财产等级制

  • [单选题]以下关于雅典民主特点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公民大会体制反映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②“陶片放逐法”确立了民主监督体制③五百人议事会的行政特点是轮流执政④民众法庭的执法程序体现了公正的原则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 [单选题]下图所示两部法律文献的关系是()。
  • A. 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B. 后者中的原则和做法源于前者
    C. 两者没有继承和发展关系
    D. 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

  • [单选题]法国国旗从左自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human rights declaration)
    C. 《拿破仑法典》
    D. 《1787年宪法》

  • [单选题]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做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根源是()。
  • A. 伴随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 法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过于强大
    C. 马克思主义没有被公社社员接受,而且缺乏革命政党领导
    D.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 [单选题]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为此,他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的任务是()。
  • A. 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 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C. 没收垄断资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选举产生苏维埃政府,行使人民民主权利

  • [单选题]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这里的“新秩序”是指()。
  • A. 凡尔赛体系
    B. 华盛顿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 美苏两极格局

  • [单选题]某出版社若要为卓别林主演的电影剧本《摩登时代》(反映机器时代工人生活、生产情况的影片)设计插图封面,插图的风格要与剧本的风格一致。以下最能让出版社心仪的画家是()。
  • A. 毕加索
    B. 莫奈
    C. 塞尚
    D. 梵·高

  • [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有5个,到1939年增加到34个,1941年增加到37个。部门的不断增多反映出苏联()。
  • A. 经济管理体制高度集权
    B.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 公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
    D. 国民经济总量显著增加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wop0q0.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