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卡托普利(captopril)、利尿剂(diuretic)、抗感染(anti-infection)、自发性心绞痛(spontaneous angina pectoris)、肺气肿(emphysema)、强心剂(cardiotonic)、风心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长期使用(long-term use)、先决条件(precondition)、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
[单选题]有关肺动脉瓣狭窄,下列不正确的是()
A. 肺动脉主干多出现"狭窄后扩张"
B. 由于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压力始终高于左心室压力
C. 肺动脉瓣狭窄可合并肺动脉瓣二瓣化
D. 可合并肺动脉狭窄或右室漏斗部狭窄
E. 右室漏斗部可出现继发性肌性肥厚狭窄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男性,58岁,反复咳嗽、咳痰15年,心悸、气急3年。体检: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减弱,肺底部有湿啰音,剑突下心尖搏动明显,该处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该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A.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
B. 慢支+肺气肿
C.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
D. 慢支+风湿性心瓣膜病
E. 慢支+冠心病
[单选题]有关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的论述,正确的是()
A. 长期氧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B. 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C. 长期使用(long-term use)前列腺素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D. 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以进行内膜剥脱术
E. 目前尚缺乏可以改善长期预后的有效的治疗措施
[单选题]前壁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见于()
A. V1、V2、V3
B. V3、V4、V5
C. V6、I、aVL
D. V1~V4
E. V1~V6、I、aVL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符合下壁Q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A. V1~V3导联宽而深的Q波形成
B. V7~V9导联宽而深的Q波形成
C. Ⅱ、Ⅲ、aVF导联宽而深的Q波形成
D. V3R~V6R导联宽而深的Q波形成
E. Ⅰ、aVL导联宽而深的Q波形成
[单选题]女性,54岁。3个月来生气后感左胸乳房下心尖附近针刺样疼痛,持续2~3秒,伴心悸、乏力,阵发性出汗,喜长叹气。重体力活动时从无类似疼痛。其原因最可能是()
A. 自发性心绞痛
B. 心肌炎
C. 心脏神经官能症
D. 肋间神经痛
E. 胸膜炎
[单选题]主动脉窦瘤最多发生于()
A. 无冠窦
B. 右冠窦
C. 左冠窦
D. 左冠窦+右冠窦
E. 左冠窦+无冠窦
[单选题]男性,23岁。活动后心悸、气短3年,口唇青紫1年就诊。心脏彩超示室间隔膜周部可见一直径约2cm的右向左分流束。下列诊治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 及早手术矫正畸形
B. 适当强心、利尿
C. 口服卡托普利
D. 吸氧
E. 行右心导管检查
[单选题]女性,65岁,冠心病患者,有过心绞痛病史,病情较稳定,近半个月来心绞痛频繁发作,每日发作3~4次且发作时间延长,心电图示:V3~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1mm,T波倒置,发作停止后ST段即恢复,心肌酶谱仍在正常范围,应考虑为()
A. 稳定型心绞痛
B. 恶化型心绞痛
C. 变异型心绞痛
D. 急性心肌梗死
E.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
[单选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首要的治疗措施为()慢性肺心病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的先决条件(precondition)是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性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的结构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所以急性加重期应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参考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且必须注意可继发真菌感染。
A. 卧床休息、低盐饮食
B. 使用小剂量强心剂
C. 使用小剂量作用缓和的利尿剂
D. 应用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负荷
E. 积极控制感染和改善呼吸功能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wooo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