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中医执业医师2023历年考试试题下载(2AE)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8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疏肝理气(relieving the depressed liver)、外周血象(peripheral hemogram)、重要因素(important factors)、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thalassemia)、脘腹胀痛、肾阳虚衰(deficiency of the kidney-yang)、躁动不安、手少阴心经

  • [单选题]导致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机变化是( )

  • A. 邪正相持
    B. 正虚邪恋
    C. 邪盛正衰
    D. 邪去正虚
    E. 正盛邪退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患者大出血后出现气短,心悸,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临床意义是( )
  • A. 气虚失血
    B. 气血两虚
    C. 气随血脱
    D. 气虚下陷
    E. 阴虚阳亢

  • [单选题]患者,男,18岁。壮热不退,躁动不安,口渴喜冷饮,小便黄,大便于。治疗应选的药物是
  • A. 薄荷、连翘
    B. 黄芩、黄连
    C. 石膏、知母
    D. 大黄、黄芩
    E. 黄柏、黄连

  • [单选题]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用于胃热牙龈肿痛的药物是( )
  • A. 生地黄
    B. 石膏
    C. 栀子
    D. 芦根
    E. 玄参

  • [单选题]治疗风湿痹证,骨蒸潮热,应选用的药物是( )
  • A. 威灵仙
    B. 独活
    C. 木瓜
    D. 秦艽
    E. 防己

  • [单选题]具有引火归原功能的药是
  • A. 附子
    B. 干姜
    C. 肉桂
    D. 吴茱萸
    E. 小茴香

  • [单选题]患者,男,42岁。胁肋胀痛,脘腹灼热疼痛,口苦,舌质红,脉弦数。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
  • A. 木香
    B. 香附
    C. 乌药
    D. 川楝子
    E. 佛手

  • [单选题]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
  • A. 脾胃虚弱
    B. 肾阳虚衰(deficiency of the kidney-yang)
    C. 感受外邪
    D. 食滞肠胃
    E. 脾虚湿盛

  •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妇女主要生理功能的是
  • A. 经、带、孕、产、乳
    B. 经、带、胎、产
    C. 经、带、产、乳
    D. 经、孕、产、乳
    E. 经、孕、胎、产

  • [单选题]患者带下量多,赤白相兼,秽臭,腹痛,烦热口干,便结尿黄,舌红,苔黄干,脉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 完带汤
    B. 易黄汤
    C. 五味消毒饮
    D. 萆薢渗湿汤
    E. 止带方

  • [单选题]手少阴心经起于
  • A. 心中
    B. 肺中
    C. 胸部
    D. 胸中
    E. 胃中

  • [单选题]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的形态改变是( )
  • A. 镰形红细胞
    B. 口形红细胞
    C. 球形红细胞
    D. 椭圆形红细胞
    E. 靶形红细胞

  • [单选题]甲亢浸润性突眼的主要机制是( )
  • A. 交感神经兴奋眼外肌
    B. 上睑肌张力增高
    C. 眶内软组织增生和眼肌病变
    D. 精神兴奋、紧张
    E. 球后水肿

  • [单选题]狂犬病的特征性表现( )
  • A. 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B. 左下腹压痛
    C. 恐水
    D. 相对缓脉
    E. 畏寒

  •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执业医师必须具备的完整条件
  • A.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B.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专业医务人员
    C.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在医疗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D.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E.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 [单选题]患者项背强直,头痛,恶寒发热,肢体酸重,舌苔白腻,脉浮紧。其治法是
  • A. 疏散风寒,调和气血
    B. 散寒祛风,解肌发汗
    C. 祛风散寒,和营燥湿
    D. 辛温解表,散寒止痛
    E. 疏风散寒,化痰通络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wlvg5g.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