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2022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题库模拟考试练习题200,更多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题库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必典考网司法卷二题库频道。
1. [多选题]关于传播淫秽物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体必须具有牟利目的,才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
B. 传播淫秽物品行为对行为人目的没有特别要求
C. 在互联网上散布淫秽文学作品,也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
D. 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的,由行为人操作计算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更适宜
2. [多选题]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的,不另成立妨害公务罪
B. 单位可以成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主体
C. 运输毒品罪仅限于在境内运输毒品,而不包括从境外运往境内和从境内运往境外
D.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3. [多选题]下面有关非法组织卖血罪的表述,正确的是哪些?()
A. 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如果致人死亡的,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B. 单位不构成非法组织卖血罪
C. 主观方面故意,一般具有营利的目的
D.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采供血液管理秩序和公民的健康权利
4. [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房屋产权纠纷案中,某甲唆使自己当事人毁灭不利于自己的证据,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B. 在涉黑刑事案件中,辩护人某乙唆使被告人声称自己遭受刑讯逼供的,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
C. 某丙之子杀人后,他帮助他儿子一起毁尸灭迹的,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D. 某丁在监狱中经常不服监管,而且多次殴打监管人员,构成破坏监管秩序罪
5. [多选题]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中的"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理解正确的是:()
A. 协助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与其职业不符的财物
B. 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移财物的
C. 通过非法途径转移财物的,存在正当理由(justification)
D. 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存在正当理由(justification)
6. [多选题]蒋某经营一大型百货公司,某日几人找到蒋某,愿意将一批走私进来的手机、手表盒化妆品放在该公司销售,销售所得五五分成。蒋某与合伙人商量后答应了代为销售这些赃物,最后获利50万元全部用于百货公司的修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百货公司因不满足主体条件,不构成犯罪
B. 百货公司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C. 对蒋某应当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规定处罚
D. 蒋某构成走私罪的帮助犯
7. [单选题]金某是个吸毒人员,晚上经常和几个被害人一起打麻将,每次打到半夜三更的时候,金某就说毒品能提神解乏,极力鼓励被害人一起吸食毒品,最后导致金某的众多牌友都染上了毒瘾,请问金某的行为:()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C. 构成引诱他人吸毒罪
D. 教唆犯
8. [多选题]陈某的公司向当地银行贷款800万元,陈某还将自己的一处房产作为抵押。后来公司不能如期归还贷款,该银行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支付令生效后罗某仍未归还本金及利息,法院遂查封了罗某的房产。罗某要求法院解除查封,但遭拒绝。陈某认为该房产仍是自己的财产,只要自己的生意顺利便将贷款归还。陈某由于资金紧张,便通过房产中介公司与郭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而且已经收卖房款项30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陈某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B. 陈某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C. 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处置查封、冻结、扣押的财产罪
D. 陈某的行为已经达到犯罪既遂
9. [单选题]2007年年底,被告人符某为牟取暴利,去外地学习制造甲基苯丙胺的方法。2008年7月,符某购得制毒原料及工具,在江苏省家中制造甲基苯丙胺。同年9月初,符某与郭某在网上商定贩卖甲基苯丙胺事宜。同月5日,符某在其家中以每克220元的价格向郭某及陈某出售其制成的甲基苯丙胺270余克。次日2时许,郭某、陈某在驾车将所购甲基苯丙胺运回外省贩卖途中被抓获,公安人员(public security officers)当场查获甲基苯丙胺276.54克。当日15时许,公安人员(public security officers)在符某家中将其抓获,当场查获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体14360克、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白色晶状颗粒2.91克。
A. C
10. [单选题]张三系某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向郭某放高利贷200万元,期满后一年仍不归还,本金利息已至400万元,郭某仅答应最多偿还250万元,其余数额不认。张三于是找到其骨干成员李四,让其去追回其余债款,并叮嘱不要有过激行为。李四找到郭某,发生口角后厮打起来,李四拔起手中刀具将郭某刺死。张三得知后,给李四许多逃亡财物,帮助逃避公安机关抓捕,李四遂逃窜,在公安机关通缉之后,李四逃匿至亲戚吴某的出租房内,在公安机关来调查时,多次作假证明以帮助李四逃避追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