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国际环境、畅所欲言(say his say)、儿童福利院(children welfare institute)、领导机关(leading body)、面向全体学生(facing to all students)、日本侵略者(japanese invaders)、灌输知识、新课标要求、中学历史教学方法(contemporary history teaching methods)、国家大事
[单选题]夏某是儿童福利院的院长,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大量利益,依法应给予( )。
A. 刑事处罚
B. 行政处分
C. 民事处罚
D. 批评教育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
A.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 心灵的建筑师
C.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 辛勤的园丁
[多选题]请就抗日战争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提问,并说明设计理由。
A. 关于抗日战争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①请大家从日本、中国、国际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日本侵华的原因;
②日本侵华过程中犯下了哪些罪行?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
③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抗日英雄和他们的故事?
④国共合作前后抗日战争发生了哪些变化?
⑤畅所欲言:谁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⑥探究一下:中国的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⑦考考你:侵华、抗战、胜利三者是什么关系?
设计理由:这些问题全部来自课本,又高于课本,既有梯度,又体现了层次感。前三个问题较为基础,后几个问题相对较难,给基础好的学生一些挑战;第②、③、⑤问题的趣味性和现实性较强,更具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多选题]下面是一段《“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教师讲稿设计,请认真阅读后运用中学历史教学方法(contemporary history teaching methods)中的相关原理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引言。(学生读毕)同学们愿意了解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吗?
生:愿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是当时的国家大事。
师:让我们共同学习这一段历史吧!(板书: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学生阅读毕)“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决定发动的。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据是什么呢?
生: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做了错误的分析。
师:答得很好。“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全面发动起来的?
生:……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内容归纳成板书)
师:同学们答得很好。请阅读课文第三段及有关注释。当时的“文革”、小组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生:它隶属于中央政治局,是“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机关。
师:答得很好。当时全国动乱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生:……(照书本读)
师:答得很好。同学们能举例说明江青一伙是怎样迫害老干部的吗?
生:……(照书本读)
师:说得对。
问题:
(1)这位教师具体运用的是什么教学方法?运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2)对材料中的教师提问进行点评并简述理由。
A. (1)该教师运用的是谈话法。在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
①要精心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设疑和谈话。
②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谈话。
③提出问题要有启发性,避免暗示性,调动学生思维。
④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充足思考时间。
⑤问题要有突破重难点的价值,问题明确。
(2)该教师的提问设计得不好。理由:
①提问过于频繁,容易使学生对这种谈话法不感兴趣。
②提的问题没有价值,学生在书本上找到答案,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
③所提问题没有体现本课的重难点,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升华,整堂课只是机械地灌输知识,没有体现新课标要求下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引导的要求。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wdd3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