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关于国家教育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构成,正确的是(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2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小农经济(small peasant economy)、民主共和制(democratic republicanism)、社会成员(social members)、人文主义者(humanist)、无家可归(homelessness)、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economic basis decides the superstructu ...)、“三权分立”、第五十四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早期民主思想

  • [单选题]关于国家教育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构成,正确的是( )。

  • A. 财政拨款为主,其它渠道为辅
    B. 自筹经费为主,财政拨款为辅
    C. 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款为辅
    D. 自筹经费为主,其它渠道为辅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把问题分为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两大类。开放性问题的突出特点是( )。
  • A. 具确固定的标准答案
    B. 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
    C. 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
    D. 注重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 [单选题]在家庭、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中,起沟通桥梁作用的是( )。
  • A. 家长
    B. 任课教师
    C. 学生
    D. 班主任

  • [多选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 材料三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A. (1)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人性中善的方面和理性精神。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兴盛、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多山临海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根本原则: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3)中外启蒙思想的共同主张是批判君主专制统治的种种不合理性。原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脆弱,使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w63jjj.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