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基地(industry base)、人与自然(man and nature)、海洋资源(marine resources)、优化经济结构(optimize the economic structure)、区域性国际航运、胡锦涛总书记、高成长性(lack capitals)、胶东半岛(jiao dong peninsula)、国际旅游目的地
[单选题]只追求成长,不追求成功,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才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所谓的“”其实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人生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 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B.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 功到自然成
D. 功夫不负有心人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面的题目(二)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来山东视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目前,全省正在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要求,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的设想是:沿全省海岸线呈带状展开,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努力建设我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势产业聚集区、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这五大功能定位有机统一,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这大致要分两步走:到2015年,力争使海洋经济规模明显扩大,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海洋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到202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蓝色经济区。在发展布局上,环山东半岛统一规划,努力形成“一体三带”的发展格局。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连同近年陆续成为国家战略的滨海新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等,环渤海地区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金项链”。山东半岛是全国最大的半岛,实施海陆统筹,培育发展蓝色经济的条件极为优越。这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