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为土工作用。()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3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安全系数(safety factor)、重要性(importance)、平均值(average)、结构件(structural component)、可接受的(acceptable)、不一定(not always)、不低于(no less than)、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忽略不计、楼面活荷载(floor live load)

  • [单选题]()为土工作用。()

  • A. 在设计所考虑的时期内始终存在且其量值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趋于某个限值的作用
    B. 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不计的作用
    C. 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期很短的作用
    D. 由岩土、填方或地下水传递到结构上的作用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规定。()
  • A.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B.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0.9
    C.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1
    D.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2

  • [单选题]下列关于工程结构或其某一部分进入状态的描述中,()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A. 基坑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达到1.3
    B. 建筑地基沉降量达到规范规定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C. 建筑地基沉降量达到地基受压破坏时的极限沉降值
    D. 地基承受荷载达到地基极限承载力

  • [单选题]()是可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A. 对应于结构和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状态
    B. 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
    C. 当产生超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卸除后,该作用产生的超越状态不可恢复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D. 当产生超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使用卸除后,该作用产生的超越状态可以恢复的正常使用状态

  • [单选题]()为容许应力法。()
  • A. 使结构或地基基础在作用的标准值下产生的应力不超过材料或岩土强度标准值除以某一安全系数的设计方法
    B. 不使结构超越某种规定的极限状态的方法
    C. 使结构或地基在作用的设计值下产生的应力不超过规定的容许应力的设计方法
    D. 使结构或地基的抗力标准值与作用标准值的效应之比不低于(no less than)某一规定的安全系数的设计方法

  • [单选题]结构上的()作用为永久作用。()
  • A. 风荷载
    B. 扬压力
    C. 混凝土收缩力
    D. 地震作用

  • [单选题]岩土工程中岩土体的稳定性多数采用()。
  • A. 容许应力法
    B. 单一安全系数法
    C. 极限状态法
    D. 概率分析法

  • [多选题]下述()为可变荷载。()
  • A. 结构自重
    B. 风荷载
    C. 楼面活荷载(floor live load)
    D. 地震力

  • [多选题]在结构设计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结构不出现或少出现可能的破坏,()是合理的。()
  • A. 避免、消除或减少结构可能受到的伤害
    B. 采用对可能受到的危害反应敏感的结构类型
    C. 采用当单个构件或结构的有限部分被意外移除或结构出现可接受的局部破坏时,结构的其他部位仍能保存的结构类型
    D. 宜采用无破坏预兆的结构类型

  • [多选题]工程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是正确的。()
  • A. 地基的破坏或过度变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可采用分项系数法进行
    B. 地基的破坏或过度变形有承载力设计,不应采用容许应力法等进行
    C. 结构或结构件的疲劳破坏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可按结构疲劳可靠性验算方法进行
    D. 每个作用组合应包括一个主导可变作用或一个偶然作用或一个地震作用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vwollp.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