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4肿瘤内科学(中级)[代码:341]考试试题(03月09日)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8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调节作用(regulation)、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腹股沟淋巴结(inguinal lymph nodes)、溶酶体酶(lysosomal enzyme)、睾丸精原细胞瘤(testicular seminoma)、巨噬细胞活化因子(MAF)、放射抗拒性、发挥重要作用、不吸烟者(non-smokers)、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s)

  • [单选题]对丧失咀嚼、吞咽功能而消化功能完好者最好采用的营养方式是(  )。

  • A. 静脉补充营养药
    B. 鼻饲
    C. TPN 液输注
    D. 口服营养药
    E. 胃肠减压+ TPN 液输注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是(  )。
  • A. 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营养状况
    B. 更好的耐受抗癌治疗
    C. 尽快恢复体质
    D. 提高生活质量
    E. 以上均正确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 [单选题]克服乏氧细胞放射抗拒性的措施,在理论上不可行的是下列哪项?(  )
  • A. 使用抗VEGF类药物
    B. 高压氧应用
    C. 乏氧细胞增敏剂
    D. 高氧和低氧联合应用
    E. 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

  • [单选题]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机制,参与抗肿瘤细胞免疫的细胞主要有( )。
  • A. T细胞
    B. 巨噬细胞
    C. NK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E. 以上均是

  • [单选题]吉非替尼的有效率与下列因素不相关的是
  • A. EGFR表达
    B. 分期
    C. 性别
    D. 从不吸烟者(non-smokers)
    E. 腺癌

  • [单选题]关于肾癌的流行病学统计,下列正确的是(  )。
  • A. 与摄入脂肪过高无关
    B. 美洲发病率最高
    C. 高发年龄以50~60岁居多
    D. 农村高于城市
    E.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

  • [单选题]睾丸精原细胞瘤1期患者术后放疗靶区是(  )。
  • A. 纵隔淋巴结
    B. 对侧睾丸
    C.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s)
    D. 腹股沟淋巴结
    E. 髂血管旁淋巴结

  • [单选题]下列对恶性黑色素瘤的放疗适应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60岁以上,病变厚度大于1mm者,不适合放疗
    B. 恶性黑色素瘤对放射治疗相对不敏感,通常非第一选择治疗手段
    C. 可用于治疗病变位于面部且病变变厚或年龄小,因大手术可极大影响面容而拒绝手术的患者
    D. 对于头皮部病变可考虑放射治疗
    E. 对不能手术局部晚期、转移或复发的恶性黑色素瘤病变也可行放疗

  • [单选题]较少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的是( )。
  • A. 声门上癌
    B. 声门癌
    C. 声门下癌
    D. 扁桃体癌
    E. 下咽癌

  • [单选题]一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肿瘤侵犯了纵隔、双侧颈部、左腋窝及左腹股沟淋巴结,没有B症状,在完成3个周期标准CHOP方案化疗后所有浅表淋巴结完全消退,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均<1.5cm,下一步的治疗应为
  • A. 停止治疗,定期复查
    B. 继续标准CHOP方案化疗至6个周期
    C. 换用COP方案化疗至6个周期
    D. 受侵淋巴结区的放疗
    E. 纵隔放疗

  • [单选题]恶性肿瘤占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  )。
  • A. 第一位
    B. 第二位
    C. 第三位
    D. 第四位
    E. 第五位

  • [单选题]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  )。
  • A. 肺癌
    B. 胃癌
    C. 乳腺癌
    D. 肝癌
    E. 结直肠癌

  • [单选题]肿瘤转移途径包括(  )。
  • A. 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浸润转移
    B. 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浆膜腔转移
    C. 种植性转移、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
    D. 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浸润转移
    E. 血道转移、浸润转移、浆膜腔转移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vodzop.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