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与代数"领域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4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必典考网发布"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与代数"领域"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必典考网初中教师资格频道。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与代数"领域学习内容的是( )。

  • A. 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性质与运算
    B. 代数式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
    C. 反比例函数
    D. 一元三次不等式的解法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在教学材料和方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个别差异。刘老师所处的教师成长阶段是( )。
  •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关注自身阶段

  • [单选题]村里的房子都不是木房子,有些房子涂上了颜色。由此不能推断出( )。
  • A. 有些房子是涂了颜色的木房子
    B. 有些房子不是涂了颜色的木房子
    C. 有些房子或者不是木房子或者是涂了颜色
    D. 有些房子或者不是木房子或者没涂颜色

  • [单选题]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
  • A. 学生的智力水平
    B. 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 学习的方法

  • [单选题]教育观察最显著的特点是( )。
  • A. 借助感官和仪器观察对象
    B. 强调在自然情境或自然状态下观察对象
    C. 控制观察场
    D. 与观察对象交流

  • [单选题]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包括下列哪项( )基本条件。
  • A. 有合格的教师
    B. 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
    C. 有足够充足的学生
    D.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 [多选题]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 A. √

  • [多选题]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文体不限,不少于1000字。
  • A. 【参考范文】师爱无限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师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开始,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作为 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发自心灵深处对学生的爱,去挖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自我肯定的积极情感,并转化为学生自信、向上、进取的动力,从而达到教人、育人的目的。 师爱是心灵的沟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人的深处。"作为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这样,你会感到一种心灵的愉悦,这份愉悦来自学生带给你的感动,它如蒙蒙细雨般滋润,如融融春意般温暖。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人者,人恒爱之。"只要你付出爱,用心去爱,就能感受到来自学生的爱。 师爱需要换位意识。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当有了缺点或错误时,往往害怕老师批评,特别是不希望老师当众批评。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陶行知先生曾告诫师范生:"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的确,我们必须蹲下身子,学会变成孩子,要有一种换位意识,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理解学生,真正把师爱转化为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积极进取的力量源泉。 师爱需要讲究艺术。有些教师埋怨:"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重老师,一点也不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这恐怕就是老师爱的方式不当的原因。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分,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至学生"谈师色变"。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近似溺爱,对学生缺乏基本要求,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过犹不及,爱学生不等于放任自流,但更不能吝于施与,关键是要讲究分寸,讲究艺术。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教师既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也要注意师道尊严,才能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师爱是催生百花的春风,是抚慰心灵的阳光,是滋长希望的土壤。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用"心"去爱学生,让你对学生的爱孕育出教育的累累硕果,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做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师爱无限。

  • [单选题]复习时,用红笔画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
  • A. 整体性
    B. 理解性
    C. 选择性
    D. 恒常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vmo22.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