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2022模拟在线题库157

来源: 必典考网    发布:2022-06-0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9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2022模拟在线题库157,更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必典考网初级中学语文题库频道。

1. [单选题]执教《孔乙己》一课时,老师安排了以下教学活动:把小说中几处写到众人哄笑的地方标出来,谈一谈这段为什么引众人发笑。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你组观点。对该教师的教学活动评价不恰当的是()。

A. 该活动意在让学生领会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
B. 小组活动不应占用课堂时间,应在课下进行
C. 教师应在小组间巡视,并及时给予指导
D. 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能力


2. [单选题]阅读《陈涉世家》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有一句老话,不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熟不熟悉,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生:(齐答,有的笑)反抗。师:不知道笑的同学是出于什么原因。可以告诉我吗?生:(迟疑后终于开口)平时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想发泄一下时就这样给自己找理由的。师:(微笑)这个理由也没错啊。这句话道出了一个自然规律,压力过大当然会产生反作用力啊。不过,说出这句话的人本意可不在此。有同学能告诉我它本来是说什么的吗?生:听历史老师经常讲。说的是被压迫者总是会奋起反抗的,而斗争的原因不在别人,就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师: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熟悉的历史事实吗?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导入贴合文意,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B. 通过恰当的导入,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中
C. 由历史规律发散开来,帮助学生积累人文修养,发展发散思维
D. 导入花费时间较长,不利于课文的教授


3. [单选题]阅读下面的作文题目,按照要求答题。题目一:《我的母亲》结尾写道:“我在母亲的教训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相仿的,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呢?与同学进行交流,写成一个片段。题目二: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画家喜欢描画春天,诗人喜欢歌唱春天,请你选一幅表现春天风景的画或照片,为它配上一首诗。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目一是片段写作,题目二是整篇写作
B. 题目一的主旨是写亲情,题目二的主旨是写春景
C. 题目一多采用记叙的写作手法,题目二多采用描写的写作手法
D. 题目一与课文联系紧密,题目二与生活联系紧密


4. [单选题]学习《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布置了以下几项作业:(一)看下面句子的含义写出词语。(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的括号里。对该老师的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教师旨在多角度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B. 这三道题的设计属于作业三层次中的基本题
C. 该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形式多样
D. 该作业属于积累性作业,重在字词的积累


5. [单选题]以下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最后一课》时,设计的一则作业设计:一、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二、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结合下面几段文字加以思考、体会。1.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顸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2.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三、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四、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以下对这则教学设计的意图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第一题意在通过对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变化情况的把握,理解小说的主体情节内容
B. 第二题意在从服饰、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会人物的心理
C. 第三题意在让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解读,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D. 第四题旨在使学生学会把握文中的关键句、警策句,认真咀嚼思考,对于母语的认知意在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6. [单选题]《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一道课后练习题:“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启发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B. 引导学生学习散文的写法
C. 引导学生对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D. 引导学生总结理论知识


7. [单选题]某版教科书《真正的英雄》课后有一段补白,介绍了“学习快读”的特点。这段补白属于教科书的什么系统?()

A. 练习系统
B. 知识系统
C. 助读系统
D. 选文系统


8. [单选题]以下是某教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进行的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连续性
B. 阶段性
C. 明确性
D. 固定性


9. [单选题]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总目标中的重要知识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语文课程规定7~9年级学生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B.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总目标的规定前五条侧重宏观角度,后五条侧重具体描述
C. 总目标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D. 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实践性,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凸显


10. [单选题]阅读下面一段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生:有!师:什么鱼啊?生:娃娃鱼。师:啊,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你们看到过没有?生(齐):没有。师:这说明什么问题?书上怎么说?生:说明闰土见多识广。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师:对了。我们以后可以到闰土的家乡去看看,大概总会看到这种跳鱼的吧。还有什么问题?以下对这段教学实录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 "跳鱼有脚"是教科书中一个细枝末节.在教学中完全不必要拿出来讨论
B. 老师顺其势而导之,避开正面回答,与学生进行"谈话式"交流,把学生旁逸斜出的思维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体现了教师的高超的教学机智
C. 老师的引导非常巧妙,既帮助学生解决了疑问,又有效地发挥了教材的作用
D. 学生的问题跟理解课文内容毫无关系.而且也不可能讨论出什么结果来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v8e6zr.html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