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古典主义(classicism)、准确性(accuracy)、修辞手法(rhetorical devices)、人文主义(humanism)、《出师表》(memorial before a battle)、紧密联系(tight link)、《苏州园林》、《过秦论》、理解课文(understanding text)、新课标要求
[单选题]在学习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修辞手法,并为学生列举了以下运用了相同修辞的句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B. -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文言文实词“遗”的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深追先帝遗昭。(《出师表》)(“留下来的”)
B.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放弃”)
C.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赠送”)
D.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舍弃”)
[单选题]导读学习法国的人文主义作家后,教师给学生推荐其他同属人文主义的作家,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A. 龙沙
B. 拉伯雷
C. 高乃依
D. 蒙田
[单选题]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教师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B.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如比喻句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等等
C.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
D. 济南虽然地处北中国,但是冬天无大风而多日照,它在冬天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温晴”(温暖晴朗)。文章紧紧抓住这一点,使笔下的种种景物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
[单选题]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解课文(understanding text)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结合新课标要求,以下对该教师的教学预设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整体设计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
B. 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没有得到体现
C. 目标设计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D. 体现出说明文教学对事物特征、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重视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v84j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