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等人的诗歌创作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9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诗歌创作(poetry creation)、第一次(the first time)、有心人、中国文学史(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实际上(actually)、洛阳城(luoyang city)、无处不在(ubiquitous)

  • [填空题]()等人的诗歌创作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他们确立了()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诗歌《春夜洛城闻笛》用词精准,结合全诗,下列赏析不正确的是()
  • A. 诗人用词准确形象,“谁”与“暗”照应,既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没有亲友相伴的孤独,又表明了诗人深夜思乡难寐的情状。
    B. “散(入春风)”与“满(洛城)”,两者密合无间,写出其城之静的同时,又仿佛笛声无处不在(ubiquitous),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但却反衬出了诗人思乡之情至深。
    C. 诗中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luoyang city)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D. 诗中,“折柳”一词为全诗点睛,折柳谐音“留”,是诗人为缓解思乡之情,借折柳作为陪伴。

  • [单选题]“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
  • A. A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znvpj.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