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皮肤出血点部位常见于()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7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登革热(dengue fever)、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预防接种(vaccination)、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illi)、主要原因(main cause)、外周血白细胞(peripheral leukocytes)、中毒性休克(toxic shock)、感染者(infection)、出血点(petechia)

  • [单选题]皮肤出血点(petechia)部位常见于()

  • A. 颈部
    B. 腰部
    C. 腋下
    D. 四肢
    E. 腹部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进入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的标志是()
  • A. 24小时尿量>2000ml
    B. 24小时尿量>1500ml
    C. 24小时尿量由500ml增至2000ml
    D. 24小时尿量>2500ml
    E. 24小时尿量>3000ml

  • [单选题]中毒性菌痢发病的主要原因()
  • A.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B. 是机体对痢疾杆菌毒素的反应性较高所致
    C. 感染了毒力强的志贺痢疾杆菌
    D. 肠道病变过于严重
    E. 以上都不是

  • [多选题]抗微生物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
  • A. 毒性反应
    B. 变态反应
    C. 细菌耐药性
    D. 致畸形作用
    E. 二重感染

  • [多选题]人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染源()
  • A. 隐性感染者(infection)
    B. 感染的动物
    C. 患者
    D. 病原携带者
    E. 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

  • [多选题]下列哪些传染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常常是升高的()?
  • A. 伤寒
    B. 流行性出血热
    C. 登革热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恙虫病

  • [多选题]HIV感染后CD4+T淋巴细胞受损的主要机制有()
  • A. 病毒直接损伤
    B. 非感染细胞通过形成融合细胞而受损
    C. HIV感染干细胞
    D. 免疫损伤
    E. Ⅲ型变态反应

  • [多选题]霍乱患者静脉补液原则是()
  • A. 早期、快速、足量
    B. 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C. 适时补碱
    D. 及时补钾
    E. 均采用口服补液

  • [多选题]预防乙脑应做好以下工作()
  • A. 灭蚊,包括越冬蚊和早春蚊
    B. 防蚊,使用蚊帐和驱蚊剂等
    C. 乙脑开始流行前1个月预防接种乙脑疫苗
    D. 流行季节前给幼猪接种疫苗
    E. 乙脑开始流行时预防接种乙脑疫苗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j08pv.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