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未列入我国四大名绣的是(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9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写作能力(writing ability)、安全隐患(hidden danger)、医疗事故(medical malpractice)、德育工作(moral education)、提出问题(posing problems)、结合起来、国家统计局、北京地铁四号线、非匀速运动(unsteady motion have)、学而不思则罔(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r lost)

  • [单选题]未列入我国四大名绣的是( )。

  • A. 苏绣
    B. 湘绣
    C. 鲁秀
    D. 蜀绣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材料:   创新是一个人人熟知的名字,但创新到底意味着什么?创新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在此需要先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创新。我们要想创新,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创新。我们有知道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知识。我们有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未解决的难题,没有证明的猜想,还没有达到的技术水平等等。但这些还不是全部。我们除了知道的东西,和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还有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科学研究不仅要把"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还要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的不知道",从而进一步把它们变成"知道"。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是最高层次的、最重要的创新。连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这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做这种科研便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成知道的不知道,就是提出问题。所以,科学更重要的创新就在于提出问题。要开拓新知识就要能够提出新问题。但提出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通常如果能把问题讲出来,说明它还是在以前知识的范畴内,也许还不是真正的新问题。真正的新问题常常连讲都讲不出来,因为它所针对的东西,从来没人见到过,也从来没人想到过,所以连名字都没有。我们连提问题的语言都没有,有问题也讲不出来。记得小时候曾经看过一个原始部落的故事,这个部落只有四个词是用于计数的:一、二、三、很多很多。当人们想要了解一群鹿的数量时,就会遇到讲不出来的情况。所以,要提出真正的新问题,就要让我们的想象自由奔驰,突破语言的束缚,突破数学的牢笼。当你感觉遇到了这类讲不出来的问题时,也许是一个信号:你挖掘到"大金矿"了,触碰到知识的一个新疆界了。这是令人激动的时刻,也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意境。在这种没有语言、没有数学的状态下,我们如何继续往前发展,如何做研究,如何进行思考?这就是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真正的科学创新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因为这些目标和方向连名字都没有。给这些目标和方向起名字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发明描写新知识的语言和数学也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只有当创新结束以后,我们才能把问题讲出来,把新知识讲出来。所以,真正的科学创新无法计划,无法造势,无法成为一个轰轰烈烈的重大项目。但作为一个进行创新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工作该如何开展?对个人来说,创新的内涵是制定美的标准。创新之前,大家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努力。这时每个研究人员都可能有自己对美的认知,都有看问题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慢慢地,会有一个人对美的认知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接受,从而成为美的标准,成为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这就是创新过程。科学创新和艺术创新是非常相通的。当然,科学创新还需要通过实验的检验。实验不认可的创新是不会被接受的。牛顿发现物体运动规律就是一个创新的例子。他意识到天上行星的运动和地上苹果的坠落实际上是同一种物理现象,可是当他想定量描写这些物体的运动时,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讲不出来。因为当时还没有描写非匀速运动(unsteady motion have)的数学语言。所以牛顿又成了数学家,发明了微积分,使他可以写出他的物体运动定律。这也是一个物理发现出现在数学发现之前的例子。(摘编自文小刚《创新就是孩子的游戏》)   问题:   (1)文章所说的"创新"有几个层次?请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如何应对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请简要分析。(10分)
  • A. 参考答案:(1)文章中的创新包含两个层次:首先是把"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其次是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的不知道",进而把它们变成"知道"。(4分)(2)应对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应该:首先,让想象自由奔驰,突破语言的束缚,突破数学的牢笼.提出真正的新问题。(3分)其次,找到科学创新的目标,并为这些目标和方向起一个名字,发明描写新知识的语言和数学。(2分)再次,为科学创新制定美的标准。(2分)最后,通过实验检验科学创新的成果。(2分)

  • [多选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日,某市地铁运营公司发布检修数据,发现95%的自动扶梯右侧梯级链磨损严重。这再次引发公众对于自动扶梯"右立左行"规则的反思。   有人认为:安全重于效率,为了安全应该改变"右立左行"的规则。有人认为:在效率至上的时代,高效就是一切。磨损严重就要加强检修,别把问题甩给大众。   有人认为:没有哪一法律允许在高速路拥挤时.废除应急车道来提高效率。规则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字数不少于800。
  • A. 【参考范文】参考范文:生命安全重于一切 乘坐电梯时"左行右立"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高素质""讲礼仪"的文明行为而受到鼓励。但工作人员在电梯的例行检修中发现,"左行右立"导致电梯右侧磨损严重,从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媒体在2017年1月更是公开指出,这一行为其实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应该取消"左行右立"这一规定。对此,有些公众认为为了安全,应该改变"左行右立"的规则,而有些人则坚决反对,认为规则的存在是有道理的,电梯安全应由电梯运营公司埋单,而不应该甩给大众。大家的争论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却认为比效率更重要的应该是安全,一切规则的制定都应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珍爱生命是永恒的主题。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事故,小则损财,大则人财两空。钱财没了可以再积累,而每个人的生命却有且只有一次,没有丝毫重复的机会,若不加以防范,留下的则是来不及的悔恨。所以不管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对生命的珍视都应不能因为任何理由而打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每年全国死亡人口大约890万人,其中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20万;每年医疗事故死亡约20万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约10万:工伤事故死亡约13万多人……这一串串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或贫穷,或富有,或安闲,或劳碌,但生命对于他们却是一样的珍贵,而这珍贵的、仅有一次的生命却因为一次或可避免的意外而走向了终结。 规则应是为了维护生命安全而存在。"红灯停,绿灯行"的初衷是为了让行人、车辆更加安全的通过每一个路口:应急车道、消防通道的设立是为了及时地救助生命:每一条法律条文的制定、修改、完善都是为了更好地尊重生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乘坐自动扶梯时"左行右立",看上去秩序良好,也提高了扶梯的通行效率,节约了部分市民的时间,是一项"文明规定",但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字面文明。2011年,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出口上行自动扶梯出现倒转,造成1人死亡、29人受伤的惨剧。当时就有专家指出此次电梯事故与"左行右立"的乘梯行为有关,这一文明误区亟待纠正。频频发生的"扶梯吃人事件"更是在警示我们:维持自动扶梯的安全,比维持自动扶梯的秩序和效率更为重要。文明规则,必须建立在充分确保市民人身安全的前提之下,安全是最重要的文明准则。效率的提高必须以生命安全为前提。记得有这样一部电影:DonaldVidrine和BP石油公司的其他高管们为了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忽视应有的安全监测,一意孤行,将所有人的生命置于了危险之中,最终引发了原油泄漏,钻井平台大爆炸,最终造成7人重伤、至少11人失踪,更导致了最严重的环境灾难。这样以生命安全追求来的效率,难道不是"带血的效率"!所以,任何效率的提高必须以保障生命安全为前提。生命是万物的根源,如果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那么一切的存在都不会长久。我们每天奔波于生计,我们争分夺秒于工作,我们欣欣自豪于文明的创造,但这一切都必须以生命安全为前提。

  • [单选题]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r lost),思而不学则殆"意在强调( )。
  • A. 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B. 学习与思考的结合
    C. 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
    D. 课内与课外活动的统一

  • [单选题]通过他人讲述、看书或看电影来了解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危险性,而不必亲自去体验其难以承受的后果,这是( )。
  • A. 参与性学习
    B. 替代性学习
    C. 接受
    D. 模仿

  • [单选题]( )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 A. 德育目标
    B. 德育内容
    C. 德育原则
    D. 德育方法

  • [单选题]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有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
  • A. 说到做到
    B. 敬业精神
    C. 热心和同情心
    D. 重义气讲交情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d08q9.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