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下列有关强化理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6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obstacle)、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精神痛苦(spiritual sufferings)、人性尊严(human dignity)、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社会成员(social members)、情绪稳定(emotional homeostasis)、发生影响、小学中年级

  • [单选题]下列有关强化理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强化是指行为带来的或招致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B. 正强化对行为有消极影响、约束抑制的作用
    C. 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D. 个体的行为表现取决于他过去和当前所做出的某种行为时所经历到的强化体验
    E. 人的行为动机是由外界施加于个体的强化,决定了个体习惯行为活动的愿望强度和行为活动的方向目标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关于婴儿学习发生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婴儿的学习可分为习惯化、经典/工具条件反射、语言的掌握、概念的学习三个层次
    B. 婴儿从一生下来就有学习能力
    C. 4个月以后的婴儿再认能力加强,社会性认知和社会性学习进步
    D. 10~12个月的婴儿已能进行基本的数的概念学习
    E. 10~12个月的婴儿已能进行高级的、对现实事物的分类

  • [单选题]进入青春期所面临的心理困境不包括()。
  • A. 烦恼突然增多
    B. 不知怎么出现在众人面前
    C. 容易出现内疚感
    D. 不知如何保持和确立自己在同伴人中应有的地位
    E. 心理上的断乳带来孤独的心境、压抑的心理

  • [单选题]成为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基础概念是()。
  •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理想自我
    E. 现实自我

  • [单选题]社会心理学是指()。
  • A. 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B.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映,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C. 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景的状况
    D.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social members)的过程
    E. 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

  • [单选题]挫折-侵犯说的三个主要观点是()。①侵犯行为会给被侵犯方造成巨大挫折②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③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④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⑤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
  •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E. ②③④

  • [单选题]人际关系的三个特点是()。
  • A. 个体性、直接性和广泛性
    B. 群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
    C. 个体性、直接性和亲密性
    D. 群体性、直接性和广泛性
    E. 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

  • [单选题]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处于道德自律期道德表现的是()。
  • A. 尚缺乏是非观念,专注于行为的结果
    B. 为寻求行为上的认可遵守好孩子的标准规范
    C. 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
    D. 服从团体规范,尊重法律权威,判断是非时初具法制观念
    E. 相信道德法则的普遍价值,认识人性尊严,凭自己的良知去做是非判断根据

  • [单选题]提出心理发展八阶段说的是()。
  • A. 科尔伯格
    B. 弗洛伊德
    C. 艾里克森
    D. 塞尔曼
    E. 皮亚杰

  • [单选题]小明工作能力很强,但从不愿意参加任何竞赛,安心做一名普通的职员,他的同事认为他是缺乏()。
  • A. 成就动机
    B. 社会赞许性动机
    C. 亲和动机
    D. 挫折反应
    E. 心理防御机制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59ojv.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