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早期肺功能改变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3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肺活量(vital capacity)、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身体健康(physical health)、肺结核病人(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不符合(inconformity)、发音器官、渗出物(exudate)、传染性肺结核(infectious tb)

  •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早期肺功能改变为()

  • A. 肺活量减少
    B. 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减少
    C. 残气量增加
    D. 闭合气量减少
    E. 肺总量增加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关于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是发音器官
    B. 是气体通道
    C. 声带分为膜部和软骨部
    D. 喉室大部分覆以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E. 以上均对

  • [单选题]以下描述不符合支气管哮喘的特点的是()
  • A. 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B. 可引起自发性气胸
    C. 肺膨胀、柔软,无弹性
    D. 有时可见局灶性肺不张
    E. 气管和支气管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单选题]下述对结节病Scandding分期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0期,肺部X线检查阴性,肺部清晰
    B. Ⅰ期,双侧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
    C. Ⅱ期,肺门淋巴结肿大,伴肺浸润
    D. Ⅲ期,仅见肺部浸润或纤维化,无肺门淋巴结肿大
    E. 分期代表了结节病的发展顺序规律

  • [单选题]对于呼吸衰竭的说法是正确的,除去()
  • A. 动脉血氧分压(PaO2)<5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55mmHg
    B. 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60mmHg
    C. 是由于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D. 呼吸次数不是判断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
    E. 气道阻力增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的机制

  • [多选题]肺炎球菌肺炎可出现的并发症有()
  • A. 胸膜炎
    B. 心包炎、心肌炎
    C. 机化性肺炎
    D. 末梢循环衰竭
    E. 脑膜炎

  • [多选题]WHO推荐的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政府承诺
    B. 经费投入
    C. 发现并督导治疗传染性肺结核(infectious tb)病人
    D. 建立完善的药品供应制度
    E. 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价制度

  • [多选题]下述哪些病理过程可引起纵隔炎()
  • A. 化脓性结核性肺门淋巴结
    B. 咽后脓肿
    C. 脊柱的寒性脓肿
    D. 食管穿孔
    E.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 [单选题]男性,37岁。无既往史,身体健康。4天前有急事赶路遇大雨、全身淋湿后,第二天开始发热。高热3天,咳铁锈色痰,伴胸痛。查体:右肺下叶叩诊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X线检查见大片致密阴影;细菌学检查,铁锈色痰中检出多量肺炎双球菌,诊断为大叶性肺炎。
  • A. B

  • [多选题]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10/L。X线检查:左、右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exudate),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
  • A. A, 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50o3v.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