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关于心电产生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8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不应期(refractory period)、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纤维组织(fibrous tissue)、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心房扑动(paroxysmal atrial flutter)

  • [单选题]关于心电产生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心肌每次除极和复极时会使细胞膜外产生电位差
    B. 电位差与正在除极的细胞膜外阳离子减少有关
    C. 电位差与正在复极的细胞膜外阴离子减少有关
    D. 心室除极是由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
    E. 心室复极是由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常用部位中,用得较少的部位是()。
  • A. 胸骨左缘区
    B. 心尖区
    C. 剑下区
    D. 胸骨上凹
    E. 胸骨右缘区

  • [单选题]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不包括()。
  • A. 常发生左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
    B. 常出现右束支阻滞
    C. V1~V3导联T波倒置
    D. V1、V2导联QRS波群时限延长,部分患者可记录到Epsilon波
    E. 右胸导联常见异常Q波

  • [单选题]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产生1:2房室传导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指一次心房激动先后经过旁路和房室结下传,两次激动心室的现象
    B. 心电图表现为1个P波后跟随2个QRS波群
    C. 房室结下传心室速度要明显减慢
    D. 房室结与旁路下传心室的时差要小于心室的有效不应期
    E. 房室结被逆向隐匿除极时,不会发生1:2房室传导现象

  • [单选题]患者男性,38岁,因突发心悸、头晕1小时就诊。既往心电图检查提示为A型预激综合征。查体:血压为70/40mmHg,心界不大,无杂音。心悸时记录的心电图如图3-16-2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B.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C.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 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E. 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

  • [单选题]患者男性,44岁,高血压史20余年,胸闷10天就诊。心电图如图3-1-8所示,应诊断为()。
  • A. 左束支阻滞
    B. 前间壁心肌梗死
    C. 右心房肥大,前间壁心肌梗死
    D. 左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
    E. 显性预激

  •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有高血压病史。因反复发作心慌1个月就诊,心电图如图3-10-4所示,应诊断为()。
  • A. 阵发性心房扑动(paroxysmal atrial flutter)
    B. 阵发性心房颤动
    C. 短阵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D.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E.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 [单选题]心肌细胞每一次动作电位可分5个时相,每一个时相都有离子流的变化。在心电图上,有相应的改变。
  • A. B

  • [单选题]患者男性,49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天,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1小时前再发胸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诊,急查心电图示V1~V3导联ST段抬高0.5~0.8mV,呈单向睦线,未见坏死性Q波。
  • A. B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qxzq87.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