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战国时期(warring states period)、思想品德教育(moral education)、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造纸术发明、“泥人张”、各级政府(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实际行动(actual action)、每一个学生、"一刀切"、卡车司机(truck driver)
[单选题]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造纸法有以造纸术发明家命名的"蔡侯纸","蔡侯"是( )。
A. 蔡襄
B. 蔡伦
C. 蔡沈
D. 蔡雯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级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 减少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B. 加强教辅市场管理,取缔补习机构
C. 依据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
D. 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
[单选题]小辉体育课在操场打篮球,被突入校内的装修卡车撞伤。对于小辉所受伤害,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
A. 小辉
B. 装修卡车司机(truck driver)
C. 体育教师
D. 门卫
[单选题]"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 )特点提出来。
A. 阶段性
B. 个别差异性
C. 不平衡性
D. 顺序性
[单选题]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我们看到月亮好像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好像没动,这是哪种运动的知觉现象?( )
A. 真动
B. 似动
C. 幻想
D. 自动
[单选题]学生学习正方形,这种学习属于( )。
A. 词汇学习
B. 符号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命题学习
[单选题]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民主程序选择班级干部的做法,目的是( )。
A. 把班集体作为教师权威和意志的再现
B. 确保班级教与学不受干扰
C. 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D. 确保教师对班级预先期望能达到
[多选题]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A. 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1)道德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它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人们的道德内部升华为信念、外部转化为行为的中间环节。
(3)道德意志,是人们克服内部与外部障碍为实现一定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心理保证。
(4)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所采取的实际行动(actual action)。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外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好坏的根本标志。
[多选题]教学具有教育性。
A.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教学必然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由教学活动的特点决定的。构成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教学过程一定会遵循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从这方面看,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
[多选题]案例:
张老师的《泥塑制作》课(1课时)的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1)展示天津“泥人张”的作品,问:这个彩色娃娃是怎样做出来的?学生讨论。
(2)展示大量的泥塑图片,问:欣赏了这些泥塑作品,大家有何感受?还知道哪些有名的民间泥塑种类?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上活动用了25分钟时间)。
(3)教师简要介绍制作泥塑的材料。
(4)学生自由创作。(下课铃声响了,很多学生没有完成泥塑作业。)
问题:你认为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吗?分析其原因。
A. 不合理。
(1)教学目标未实现。张老师的《泥塑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能够运用泥塑的相关技法来制作一件泥塑作品。但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实现。
(2)教学重点不突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在讲授相关技法及制作上,可是张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欣赏作品,只是简要介绍了一下泥塑的材料,并没有具体讲解泥塑技能,在课堂练习时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制作要求,学生不知道如何制作。
(3)时间分配不合理。欣赏作品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不应该花费太长时间,而讲授泥塑技法和练习应该占用大量时间。
(4)教学环节不完整。一节完整的课需要有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评价等环节,而张老师没有课堂评价、结课等环节。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qw7w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