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2022冲刺密卷详细解析(04.19)

来源: 必典考网    发布:2022-04-1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87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2022冲刺密卷详细解析(04.19),更多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的答案解析请访问必典考网高级中学语文题库频道。

1. [单选题]阅读下列材料和具体要求(concrete requirements),完成后面的问题。《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篇。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词人青年时代(young era)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领会词人主宰大地浮沉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教师为这首词的教学设计了一个导语:我们以前已经学习过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背诵。播放有关秋风、秋叶飘落的画面,你看到里面的景象,感受如何呢?(萧条、冷清、凄凉……)你会联想到有关“秋”的哪些诗句呢?(调动学生的积累,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可见,大家积累面很广,联想的诗句很多。(激励肯定学生)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常常把“秋”与“悲”“愁”联系在一起。那我们来看一下,毛泽东笔下的秋景是怎样的?又展现了他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赏析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有针对性
B. 由图片与诗句结合的方法导入课文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 以诗歌语言学习为重点,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D. 回忆初中所学的《沁园春?雪》以及回忆与“秋”有关的诗句,这一教学起点的确立,为本课教学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qnekkq.html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