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尿蛋白(urine protein)、尿常规(urine routine)、弥漫型(diffuse type)、毛细血管渗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毛细血管基底膜(capillary basement membrane)、双下肢(both lower limbs)
[单选题]男性,61岁,因高热、咽痛2天入院,予青霉素治疗1天后出现皮疹、关节痛、腰痛、尿少,尿常规蛋白(+++),白细胞(++),可查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血肌酐519μmol/L,最可能的诊断为()
A. 狼疮性肾炎并急性肾衰竭
B. 急性肾小球肾炎并急性肾衰竭
C. 急进性肾炎并急性肾衰竭
D.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衰竭
E.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并急性肾衰竭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引起肾盂肾炎最多见的致病菌是()
A. 大肠杆菌
B. 副大肠杆菌
C. 变形杆菌
D. 葡萄球菌
E. 粪链球菌
[单选题]急进型肾炎的病理下述哪项不正确()
A. 主要为弥漫型(diffuse type)毛细血管外病变
B. 肾小球囊新月体形成
C. 肺部毛细血管基底膜(capillary basement membrane)可同时受累
D. 免疫变态反应损伤
E.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大量类脂质沉着
[单选题]男性,24岁。间断咳嗽、咳痰带血1个月,乏力、纳差伴尿少、水肿1周。化验尿蛋白(+++),尿沉渣红细胞8~10/HP,血红蛋白80g/L,血肌酐及尿素氮均升高,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CA阴性。其肾活检最可能的免疫病理所见是()
A. IgG和C呈线条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
B. IgG和C呈细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沉积
C. IgG和C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D. 无或仅微量免疫复合物
E. IgG、IgA、IgM、C呈多部位沉积
[单选题]男性患者,26岁。1个月前患上感,近日水肿,持续少尿,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血压20/12kPa(150/90mmHg),尿蛋白(++),红细胞10~15个/Hp,血红蛋白100g/L,肾病理特点可能是()
A. 系膜和基质增生、形成毛细血管襻的双轨现象
B. 弥漫增殖性病变
C. 系膜增殖性病变
D. 局灶节段性硬化
E. 广泛肾小球囊腔内新月体形成
[单选题]男性患者,15岁,4个月前双下肢(both lower limbs)水肿,当时尿常规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4.8g,血浆白蛋白19g/L,肾穿刺病理诊断为肾小球微小病变,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现尿常规蛋白转为阴性,血浆白蛋白34g/L,但患者出现间断性四肢抽搐,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脑血管病变
B. 低钙血症
C. 糖皮质激素药物反应
D. 癔症
E. 外周神经疾病
[单选题]对于免疫介导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中,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原位IC多在肾小球基膜上皮细胞侧形成
B. CIC常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和内皮下
C. 研究证实微小病变肾病中有IC
D. 炎症介质参与了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E. 高脂血症也是加重肾小球损伤的重要因素
[单选题]慢性肾盂肾炎最严重的结果是()
A. 肾周围脓肿
B. 肾性高血压
C. 尿毒症
D. 血尿
E. 高热
[单选题]肾病性水肿产生的主要因素为()
A. 全身毛细血管渗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增加
B.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C. 低蛋白血症
D.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E. 以上均不是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qelj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