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自然现象(natural phenomena)、实验报告(experimental report)、爱岗敬业(cherishing the job devotionally)、民主法制(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回顾总结(review and summarization)、花样游泳运动员、片面追求升学率、主要依据(main basis)、《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说明(speak volumes for)
[单选题]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A. 为人师表
B. 廉洁奉公
C. 爱岗敬业
D. 热爱学生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片面追求升学率易造成教育的荒废,这是教育的( )。
A. 正向个体功能
B. 负向个体功能
C. 正向社会功能
D. 负向社会功能
[单选题]"狼孩"的例子从反面说明了教育促进个体( )功能的重要性。
A. 个性化
B. 社会化
C. 职业化
D. 主体化
[单选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 课程目标
B. 教学大纲
C. 课程计划
D. 教科书
[单选题]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同化说
D. 动机说
[多选题]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
A. ×
[多选题]某校初中物理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设计。老师们提出了三个演示实验:
实验1: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
实验2:用音叉、鼓做实验
让学生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是否像实验1一样明显。询问学生如何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启发学生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
实验3: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
吹瓶子口,听声音。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球,然后交换进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确定“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利用这三个小实验,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
A.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气体中最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对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生联系生活会有一些肤浅的认识,而对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不同,学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本节的一个关键。
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所以本节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应突出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激发兴趣
1.等上课铃响后,边敲锣边走进教室。
2.利用PPT课件展现一些自然界中正在发声的情景,这里可以在PPT中的录制旁白里面把这些声音录下来。(通过对自然界一些声音的播放,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从而对声音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提出问题
启发: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制造出一些声音来,现在利用书桌上的东西你能不能制造出一些声音来?(学生利用书桌上的东西制造出声音)
提问:你对声音有什么疑问?(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声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
在黑板上列举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声的产生
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1.问题启发
(1)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观察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4)发声物体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
通过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实验中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物体的区别。
2.探究实验
●实验1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学生开始实验1然后讨论答案:物体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
●实验2用音叉、鼓做实验
问题:(1)你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像实验1一样明显吗?
(2)怎样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呢?
启发学生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呢(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
学生回答:可以在鼓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纸屑),紧挨着音叉放一乒乓球。
学生改进实验再做,并同样回答前面的问题。
归纳:在物理的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著的研究方法。
●实验3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
吹瓶子口,听声音。
问1:这个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猜想可能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问2:假如空气在振动,你能看见吗?怎么办?
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球,然后交换进行。
问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气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问:我国航天员驾驶的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宇宙中航行了5天,并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进行了交谈。听到这一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好消息后,我禁不住要问大家:
你们知道在宇宙中,宇航员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谈的吗?他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
声音在传播的时候有什么条件呢?
●学生讨论
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玻璃、金属、墙壁、水等。
●生活中的物理
1.在课堂上,在座的各位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同学们之间讨论问题时彼此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说明了_______的传声。
2.古代的侦察兵用一个铁筒插入地下,耳朵贴着铁筒就能知道很远处队伍行进时的步伐声和马蹄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多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做着非常整齐一致的动作,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到整齐一致的吗?说明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宇航员在宇宙中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呢?
●实验探究
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探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做这个实验时,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总结:
气体、固体、液体都_______传声,而真空_______传声。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_______。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师现在拿一张纸,它没有发出声音,问: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呢?
教师挥动手中的纸,引起纸的振动,纸发出了声音。
问:纸的振动会影响到周围的空气吗?
问:水滴使水面振动,以水波的形式传播,振动的纸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以什么形式传播呢?我们可不可以用水波类比一下呢?从而引入了声波。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问:一根装满水的很长的钢管,在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敲击声?同学们猜想一下,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提示:有几种介质)
(三)声速
学生活动:阅读小资料。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的传播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
●总结:
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
2.常温时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在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小。(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通过对声速的学习,评议刚才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进一步问:3次敲击声分别是沿着什么物质传来的?
(四)回声现象
●提出问题在空旷的房间里说话,为什么比在野外说话要响亮的多?
学生讨论,交流意见。
老师说明: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使原来的声音得到了加强),这种现象叫回声。
三、回顾总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速关键词:
振动、介质、340m/s。
四、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为两道题,第一题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列举气体、固体、液体传声以及回声的实例,引导和强化学生“物理来源于生活”的学习意识。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题设计为实践活动题,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以细绳(棉线、棉绳、金属丝)、纸杯(塑料杯、易拉罐、饮料桶)等为原料,制作一个土电话,两个人一组实验,验证固体能传声。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qdjpwq.html